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山 猫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91501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冬季摄影技巧分享

已有 5459 次阅读2012-2-7 13:16

一冬季摄影的相关器材准备——相机、镜头和滤镜的选择



相机的选择


摄影的第一必备元素当然就是相机啦, 随着数码时代的来临,数码相机已经是大家生活中的必备物品,普及率约等于冰箱洗衣机了,而单反数码相机也脱去了过去神秘的面纱走入大众的生活,在冬季向寒冷地区进军时,也当仁不让地成为首选。


一般相机,尤其是数码单反相机在零下10°的环境拍摄基本没有问题,在零下20°时,大部分相机也能坚持工作,但是达到零下30°~零下40°,有些相机就开始出现罢工现象,只要不是连续拍摄,应该也可以应对。但是准备一台比较专业的相机比如各家中高级机身当然能把安全指数提到更高,投资一款专业或准专业相机很有必要。例如佳能EOS 系列机身,尼康D300以上系列等等。顶级机身全密封防尘防滴溅的特性将为你的外拍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相比旅行中时间精力以及胜景难以再现这些无价的东西来说,有价的器材投入不仅是值得的,而且是超值的。


镜头的选择


当你在寒冷的冰雪中创作时,不同场景你可能需要不同镜头来表现你的创作思想和视觉效果,在一般条件的环境下,会不停更换镜头。但是在凛冽的寒风中和零下极低的气温下,伴着下流的鼻涕,冒着镜头不慎掉落的危险,用冻僵的手指换镜头,实在是一个需要勇气技巧毅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很多人因此放弃了在头脑中构建的拍摄想法。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两台机器分别安装不同的两只变焦镜头(70-200)和(24-70)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有更多的拍摄想法,再准备一只16-35超广角变焦头,应该足以应付冰雪的拍摄了。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更换镜头次数,既满足了你的创作思路而不至于抱憾而归,同时也防止在过多更换镜头过程中,被寒风才吹起的雪粒和尘土落入机内,造成对机器的损伤。


滤镜的选择


在冬季拍摄的时候,有时为了达到我们的创作需要要配置合适的滤光镜,滤光镜种类很多,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首先选择一块UV镜是很有必要的,UV镜对于污损镜头的雪花和灰尘有保护作用,拍摄完毕只要好好擦擦UV镜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在拍冰雪时,可以准备密度镜(减光镜)、偏光镜(偏振镜)和渐变镜,其中最常用的是偏光镜:一方面它能有效消除冰雪表面的偏振光,降低雪地的亮度,调节影调,又不影响原景物的颜色,同时提高镜头表现力,进一步突出冰雪质感,使得整个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饱和度相当的出色!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充当密度镜使用,降低现场光强度。当蓝天、白云和冰雪组合时,建议不使用偏光镜压暗蓝天,否则会把蓝天拍得过暗(除非刻意追求这种效果)。


辅助配套装备


电池:数码单反相机在低温下保证正常拍摄,对于电池的依赖性要比传统相机高很多,因此在外拍开始之前,反复检查电池是否充满,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另外再多配一两块儿备用电池至关重要。


几乎所有类型的电池都使用化学反应来存储和释放电能,因此受工作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有资料表明,在寒冷地带使用时温度每降低10度,电池的电能损失常常高达50%以上,如果一直让相机在低温环境中工作,你会发现原本可以拍摄数百张的电池将在拍摄几十张之后提示电量低,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数码单反相机里面标配的锂电池受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比传统的镍氢或者老土的镍镉电池撑的更久一些。


即便如此,多带一两块充满电的备用电池依然是明智的选择;几块电池轮流使用,使他们有机会预热,并将备用电池揣在怀里保暖,相机报告没电的电池换下来之后最好也揣进怀里,恢复到常温的电池,电量也会恢复正常的,在备用电池也都消耗的山穷水尽之后,暖和过来的电池也许能带给你最后一丝希望,否则你就哭去吧!!!!


三脚架的选择


穿着笨重的衣服,跋涉在寒风雪地中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儿,即使这样,冬季摄影三脚架依然是不能舍弃的必备器材,除非你想拍到让你肠子都悔青了的照片。北方冬季雪大风疾,坝上的白毛风,长白山巅的寒风,这些冬季自然界少不了的元素往往会让你都站立不稳,更何况手持相机拍照了,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最好的办法是借助高质量的三脚架以达到稳定的效果。


另一方面,冰雪摄影中为了增加景深,常使用小光圈、低速度,也必须借助三脚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所有摄影拍摄最佳拍摄时间都是早晚,日出日落,这时候的光线相对来说比较弱,更需要有三脚架的支持来完成长时间曝光的要求,当然数码相机优秀的高感光度也许会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不稳定因素,但是你就要冒着损失画质的危险。所以为了取得清晰高画质的的影像,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快门线、快门预升功能,都是保证高质量照片的重要方法。


由于户外寒冷,选择有非金属把套的三脚架,防止手在握持冰冷的脚架时被冻伤。另外根据各人经验,螺旋卡口比搬手卡口在寒冷的冬季更耐用更结实。再罗嗦句,买你买的起最好的三角架和云台,千万别图便宜重复购买,浪费金钱还耽误事


户外服装的选择


冬季外出摄影与穿着有着密切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服装、帽子、手套、袜子和鞋等保暖的装备,这是顺利完成拍摄计划的重要保障。户外衣裤的选择:冬季摄影最大的困难就是寒冷风大,雪大,所以保暖、防风、防水指标尤其重要,目前都认同户外着装的“三层原则”,咱们从外到内分开说:


外层:透气防水层,主要就是冲锋衣裤冲锋衣裤的面料基层和特殊涂层使它具有防风防水和透气功能,尤其在恶劣的冬季雪雨环境下更能显出其优秀的品质。冬季外出的朋友应该尽量选择三层压胶的,尽管会感觉有些硬,但防风性,防水性,耐磨性方面会更突出。


中层:保暖层,主要依靠抓绒和羽绒服。羽绒是最好的天然保温层材料,但是也有缺点,被水浸湿后就会完全丧失保温性能。羽绒含量和充绒量这两个指标决定了其保暖性的高低。手感柔软,压实后会慢慢蓬松的说明衣服含绒量较高。有些厂家在羽绒服的内外侧增加了大小不一的口袋,放置需要保暖的电子产品,比如相机、手机等,可以保证能够在低温状态下正常工作。另外,羽绒服在不需要穿着的时候,可以包裹在摄影器材的外面,因为它的易压缩及柔软,能起到保护和保暖的作用。抓绒服也是穿着于中层,克服了其防风性较差,发挥了保暖性能好的优势。所用材料质轻,但其保温性比同等重量的羊毛还强。因为它更贴身,所以口袋中可以存放例如:GPS、电池、存储卡、测光表等更重要的设备。


内层:排汗层,主要是排汗速干内衣裤。许多朋友都喜欢穿纯棉的内衣,但这在冬季的户外不合适,如果进入高寒地区会更加危险。排汗内衣主要功能是把身体出的汗迅速排出,而不是存在衣服里,湿漉漉的内衣贴在皮肤上会吸走热量,这在冬季的严寒环境下是危险的。


帽子,手套,墨镜,鞋袜等配套护具的选择


帽子最好选择带耳盖的羽绒帽或抓绒帽,还有更为专业的冬季户外专用帽,俗称打截帽,轻便保暖。在冬季人体头部是失温最快的,所以选择一款轻便保暖漂亮的帽子很有必要。


手套更是冬季摄影的必须之物,不仅需要保暖,还要能零活的抓取物品及按动快门。但一定要能防风排汗(尤其是防风,低温环境下如果不防风,身体失温非常快),而且在低温下不会变硬变脆,选择质量好一点的手套是必须的。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种摄影专用手套,比如手心带胶粒增加磨擦力防止滑落的等等。考虑到经常有按动快门,更换镜头,电池,储存卡等精细动作,可以考虑在大手套里面再带一副薄手套,第一可以动作更灵巧,第二避免手直接接触寒冷的金属,比如三脚架的金属附件而造成对手的冻伤;


另一个必备的东西就是墨镜。雪对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反射率都很高,带墨镜可以有效的避免眼睛被灼伤(传说中的雪盲症),保护好自己,同时,墨镜也有部分的防风作用,一举两得。推荐在风大的环境中,选择那种防雾的滑雪镜,既阻挡了寒风,又防止睫毛粘接影响取景;鞋袜的选择尽量防水柔软轻便耐寒,如果在很深的雪地拍摄,为了防止冰雪进入鞋内,选择合适的雪套,或者带雪套的冲锋裤,俗话说冷从脚下先,脚的保暖尤为重要;


睡袋还是建议带上一个,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温暖舒适的宾馆可供休息的,尤其摄影地经常在很偏僻的山区农村,冬天接待能力有限,条件不好的旅馆或者根本就是当地老乡的房子的时候,即使是单层的睡袋,也可以让你安心的睡上一个好觉,而不会半夜被冻醒,睡袋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干净卫生,比起不知道被多少人睡过的旅馆寝具,独自使用的睡袋要令人放心多了;由于雪地紫外线强度高,冬季气候又较为干燥,可以选择曼秀雷敦一类的防晒唇膏达到滋润的效果,从身体上尽可能多地演绎快乐摄影的宗旨。


相机小棉袄选择



机身和镜头准备好了之后去选择一个合适长度的相机小棉袄,将两者装起来,能在拍摄中保持相机的一定温度以沿长电池的使用时间。不仅保温方便携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防护作用,轻微的磕磕碰碰就不怕了,即使不小心掉在地上,也不会让雪花进入器材的缝隙里而导致受潮甚至机内结冰。尽量选择质量好的小棉袄,取景窗口清晰不易冻裂,否则会妨碍取景拍摄和调整参数。


冬季摄影的拍摄参数设置


每个摄影者需要知道的一条重要的摄影原则是:良好的布光是好照片的关键,通常说来,一天中最佳的拍摄时机、最理想的光线条件是在清早或傍晚。拍摄雪景尤其是这样。太阳以很低的角度投下长长的影子,并增加了你的拍摄对象的对比度,而当太阳光与地面垂直,整个画面会失去立体感,所以并不适合拍摄。知道太阳所处的位置和你的拍摄对象相对角度,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一天中最合适拍摄的时间和角度,是拍摄成功的关键,适合雪景拍摄的时间段主要是清晨7点到10点,下午的2点到5点左右。




拍摄风景,在正常情况下,只要光线足够,可以将相机的光圈设置到F7—11之间,此时输出画质最好。但要想拍出不同的雪景效果,光圈与快门速度对画面的效果有很直接的影响。


对于雪的拍摄有不同的方式,为突出大雪纷飞的效果,相机的快门速度要放在1/30秒以下,最好选深暗的景物作背景,这样才能鲜明地显示出白色的雪花和雪花飞落的痕迹,雪花飘落的动感也会强一些。




对于成功表现冬景的精髓——冬日暖阳,可以选择利用新下的雪和蔚蓝的天空,刚下完雪早点出门,可以拍摄出最漂亮的冬日景色,为了得到那些特别明亮和令人欣喜的感觉,要补偿1至1.5挡的曝光,不过具体情况还要取决于天空是否晴朗或多云。如果要表现雪后初晴的亮丽风景,雪停之后不必马上就外出,尤其是北方,通常雪不会立即融化的,最好是等太阳出来,那样有了光影,雪景会更加的漂亮而富有质感。





采用逆光和侧光拍摄的方式表现雪的晶莹剔透。逆光给冰雪镶上了一圈闪亮的轮廓线,透明发亮,很有神气,冰雪质感异常突出,在选用逆光拍摄冰雪时,最好选择暗黑色的背景,两个条件齐备,艺术效果才会更加突显出来。





在很多情况下,雪天大多为没有太阳光直射的阴天或散射光照射,这种光照与正面光没有多大区别,景物很少有漂亮立体的阴影,白茫茫一片,显得十分平淡。在这种光线下,如何改变这一片白的平淡局面呢?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在选景时,把一些色彩浓重与白色的冰雪有较强色彩反差的景物拍入画面,在色彩对比中让冰雪在视觉中显得更加洁净。




对于大多数人的户外摄影来说,日出或日落时是神奇的时刻,光线在雪地上投下金色的光辉,深蓝和紫色的阴影四处可见,增加一点曝光常常会使画面中的色彩饱和,也将使暗部的轮廓更加清晰,并仍然以保持雪的光泽,当你试图表现阴影的色彩时,不妨用包围法曝光,因为光线的细微变化就能使色彩发生变化,不进行曝光补偿,拍出的雪景会变得有些灰暗、沉闷,阴影部分也会失去原本可以增加趣味的细节。


冬季摄影时的特别提醒


雪地反射光


雪很难拍摄,因为雪本身是白的晶体,反光度非常高,如果遇到太阳照射时会显得更加明亮。因此在雪景的拍摄中,如果光线在正面或垂直照射,就拍摄不出雪的层次和质感,也会使景物失去立体感。所以如果你想表现出雪景的明暗层次和雪的透明质感,最好运用逆光或侧光拍摄雪景最为适宜。



增加曝光补偿


雪是晶体,对光的反射率又高,所以画面上有雪的部分亮度会非常高,而没有雪的部分则相对较暗。这样的高反差下,如果你“只对环境测光”,使用数码相机的自动曝光和平均测光,你相机内置的测光表会按照18%的灰色调为标准进行测光,那么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欠曝,白色的雪会看上去发灰,而照片中其他比雪颜色深的东西看上去要比实际情况更深,这时候通用的惯例是通过放大一个或两个光圈,让测光表显示略略曝光过度,这样感光材料就能够接受更多的光线来补偿亮度,也可以采用曝光补偿功能,适当增加1档至2档补偿。



另一方面,强烈建议大家拍雪景时尽可能不要用平均测光,而是选择点测光或中央局部测光。如果以人为主体,就要以人物面部的亮度作为测光点。如果白雪为主体且占画面二分之一以上,则要按雪景亮度曝光。总之要保证主体曝光准确。




白平衡调整


由于数码相机的CCD感光元件本身没有自动适应功能,为了贴近人的视觉标准,数码相机就必须模仿人类大脑并根据光线来调整色彩,也就是需要自动或手动调整白平衡来达到令人满意的色彩,而在雪地里,周围特殊环境的影响往往使得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并不能十分准确,而手动调整的精确程度要胜过自动调整,所以这个时候最好采用手动功能来调整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因为只有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是准确的,色彩才能被正确还原。




虽然雪景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随着时间光线、周围景物的变化,白雪也会表现为不同的白色,所以,在拍摄不同景别的雪景时,还要注意随时调整数码摄像机的白平衡。 由于冬季地表被大面积积雪覆盖,粗糙的表面是蓝、紫等高色温光线漫反射的理想介质,因此使用相机默认设置拍摄,通常都会使图像严重偏蓝。因此在拍摄时可以将EV值调高一点,这样照出的片子会增色不少。同时雪天的快门速度不能太慢,如果控制不好的话,建议你使用“P”档,这种模式下对焦和曝光可以自动设置,白平衡就设置为“自动”模式。


色彩风格


色彩风格是很个性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所以绝对意义上的白平衡不能完全反应创作意图和宣泄创作情绪,通过调整白平衡的设置,同样的场景可以拍出不同色彩风格效果的照片,白平衡数值增大,照片成暖调,反之成冷调。



冬季摄影的主流构图技巧


冬季风景拍摄


风景拍摄构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选择远景和全景等大场面,其目的是在展示声势,制造气势,让读者放眼欣赏辽阔的冰雪世界或白雪皑皑的高山大川。拍摄角度的选择对表现视觉冲击力上起着很大作用,但是广角大场景不能过于频繁使用,否则画面总是一片白,很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不易出彩。




可以适当结合微距或者中长焦,拍摄一些具有特点的局部画面,以提高雪景的表现力。例如搭配梅花这样的”跳”色,就很有特点。前后景搭配可以突出表现雪的美,背景可以选择一个建筑物,如果景深足够的话,还可以用色彩鲜艳的广告牌作为背景。雪景拍摄,画面完全白色并不是成功之作,画龙点睛非常有必要。




在构图方面可以采用横线构图法,象征着宁静、宽广、博大,比如要拍摄一望无际的雪野,适合用横线来表现的地平线,给人以非常宽阔的感觉。采用斜线构图法,象征着不安定和动态的感觉,也可以表现出纵深的效果。由于透视的缘故,会使拍摄对象变成了斜线,通向远方,斜线在这里就引导人们的视线到画面深处,体现出了一种纵深效果。曲线则象征着柔美、浪漫、优雅,会给人一种非常美的感觉。


冬季环境人像拍摄


在拍摄雪景中的人物时,就不能盲目采用增加曝光补偿的方法,那样会冒过度曝光的风险。你需要判断拍摄对象的哪个部分更为重要,是人物还是雪。如果你要拍摄人物,窍门是靠近他们的脸并测出面部的曝光读数。不管你从什么位置拍摄,你都应该用被拍摄者脸部作为曝光的目标,以便获得恰当的曝光。如果你没有办法取得被拍摄的目标进行测光,可以用自己的手进行测光。只要你皮肤的色调和光的亮度与你拍摄对象的色调和光的亮度一致,你就应该能准确地测光。


在雪景中拍摄人物,需要适当的加辅助光。由于将雪作为背景会显得很亮,加辅助光可以达到突出主体的作用,同时相机还要加上遮光罩避免其它光线的干扰。



冬季摄影的景物组合技巧


拍摄前景的选择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雪景的特殊性,利用挂满冰凌或铺着厚厚的积雪的树枝、花朵,建筑物等作为拍摄的前景,可以增加空间深度,提高雪景的表现力,使得整个画面的内涵更加丰富,不至于因为白茫茫的一片而使观看者产生厌倦的情绪。如果能在雪色中找到一些点缀,比如红灯笼、红衣女子、红汽车,甚至是一颗石子都会让画面显得更加生动。


虽然拍摄白雪覆盖的野外这一想法可能听起来是有感染力的,但实际拍摄出的结果可能非常单调。寻找可以为你的场景增加色彩和对比度的东西。使用五颜六色的滑雪服和冬季里到处都有的反差强烈的暗影,使用它们可以在情绪上增添份量,还可以为你的照片形成有趣的构图。雪景固然美丽,在雪天里我们还可以拍摄一些细微的东西,比如拍摄雪花,雪花的晶体结构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拍出来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哦,或者雪中的红叶、腊梅、红果子,都是挺不错的选择。也可以拍摄雪景人像,在雪地里设计几个造型,拍出来感觉一定是很棒的。



冬季摄影器材保养和拍摄特别注意事项


在严寒气候下,要避免照相机经受太大太快的温度变化。当从室内走到室外,相机突然暴露在寒冷中,机体内热气中的潮湿成份就会马上结霜或冻住,金属快门容易发生故障,镜头也容易开胶,出现龟裂现象,就会给摄影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者应事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不拍照时,应把相机带在身上,揣在怀里,只在拍摄需要时,才从怀中取出。


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由于室内有暖气,又会在镜头、取景框以及在反光板上热气冷凝而“出汗”的现象,造成金属机件生锈而失灵。从户外回到室内后,不要立即取出照相机,可以先将数码相机装在塑料袋中,然后密封,当袋内空气的温度达到周围环境温度时再取下塑料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湿气凝结现象的发生了。须待温度接近室内温度时,方可取出,这样才不致使照相机的部件失灵。一旦镜头起雾,简单的方法是用吸水能力较强的脱脂棉或软布巾反复吸去表面的水珠,然后用方便袋罩住,让冷暖空气在塑料薄膜上交汇。


冬季天气寒冷,适合拍摄的光照时间又短,只有四五个小时,对风光摄影来说,不仅要在外面冒寒受冻,还得抓紧时间迅速行动,才不致误了可以拍照的宝贵时间。尤其是遇到严寒天气,还会因温度太低,造成照相机电子和机械部件失灵,以至快门不能开启,只能眼看着大好的景色而不能拍摄。因此,严冬外出摄影,照相机要事先放到大衣或棉衣里,不到拍摄时就不要将照相机拿出来,拍摄时看准光线方向和取景角度后,眼明手快,迅速从衣服里取出拍摄,操作时也须格外当心,动作要放慢,拍摄完毕要立即放回衣服内。


在冬季拍摄时还会遇到一个问题,你呼出的热气与冷气结合,在取景器和显示屏上形成一层雾,由于温度低,雾气又会在屏幕表层结冰,使你既无法取景,也无法用LED显示屏回放,基本属于盲拍状态,所以你最好随身携带一块软布来随时清洁屏幕,而且最好在拍摄时带上口罩或者慢慢呼气,如果拍摄时间比较短,那么也可以暂时屏住呼吸。


下雪拍摄时,最好将照相机置于伞下或有遮挡的地方,以免镜头落上雪花,影响摄影效果。万一落上雪花,应立即用脱脂棉或镜头纸将雪花轻轻地擦掉,或用气刷清除,但不能用嘴去吹,因为嘴中吹出来的是热气,会使雪花很快溶解而结成冰霜粘在镜头上,这在寒冷的环境下是很难除掉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