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游牧者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03346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缤纷大地土耳其(陆续上片)(四)

已有 40442 次阅读2010-12-19 14:08

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内

蓝色清真寺内

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

-----航行在美丽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伊斯坦布尔的力量来自博斯普鲁斯...生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随时都能漫步在博斯普鲁斯沿岸” ---- 奥尔罕·帕慕克( Orhan Pamuk)

     对于外地旅游者来说,每一座城市都有几个必须要看的地方,只有“点到”才能真正的不枉此行。就像是没到过天安门广场就等于没来过北京一样,来到伊斯坦布尔坐游轮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重要性等同于到北京参观天安门广场,是一个不可错过的项目。博斯普鲁斯之名起源于一个古希腊神话。一次众神之主宙斯在外面游玩,结果却和美丽的艾奥女神发生了关系,生性嫉妒的天后赫拉得知后派出一大群蚊子袭扰艾奥,后者施法变成了一头小母牛渡海峡而逃,由此这条最早被希腊人占据的海峡就有了一个希腊文的名字: 博斯普鲁斯 --- 母牛的渡口。博斯普鲁斯海峡长32公里,最窄处只有800米,南面和马尔马拉海相连,穿过达达尼尔海峡通向蓝色的爱琴海; 向北面则通向黑海,它是欧亚大陆的天然分界线,又是东西方文化的分水岭,同时还是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结合点,既是南北海道的必经之路,也是东西方陆地的十字路口。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古希腊时代起,这条狭长的海峡就一直是世界上最有战略价值的水道之一,被无数帝王所觊觎。谁占据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谁就是欧亚通道的主人。历史上因为这条海峡燃起过无数次的战火,也一直在不断地改变着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因为海峡独一无二的战略价值,1936年蒙特勒国际公约宣称,海峡为国际海道,土耳其只能对悬挂本国国旗的船只行使警察权。现在每年通过海峡的国外船只已经超过了五万艘。海峡在给伊斯坦布尔带来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力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风险、1979年罗马尼亚的油轮和希腊轮船相撞,九万吨的石油在海峡上燃烧,整个城市的夜空都是一片火光。

     博斯普鲁斯海峡游轮分为短途和长途两种,长途的时间为六个小时,游船可以航行到黑海的岸边,据说由于有国家补贴,所以价格十分合理,于是选择了长途路线。上午十点半游轮准时开航,离开埃米纳尼码头向黑海方向驶去,两岸美丽的风光也像宽幅画卷一样,缓缓打开。博斯普鲁斯海峡并不是非常宽阔,最宽的地方也只有三千米,两岸的高山却很险峻,在山坡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颜色鲜艳的房屋,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从山上一直铺到海边。在房屋的丛林中,会冒出很多清真寺的尖塔和此起彼伏的圆顶,不时也会看到山上闪过几个城堡孤独的身影,而最吸引游人眼球的还是两座跨海大桥,当船从桥底穿过的时候,总会使人浮想联翩,感叹于走过这座不长的桥梁,却已经是从一个大陆来到了另外一个大陆,而这样的经历对很多伊斯坦布尔人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他们每天都会穿梭往返于两个大陆之间。

    土耳其作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在他的自传体小说中曾经回忆,他童年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逃离城市,跟随母亲沿着博斯普鲁斯岸边慢慢散步,或者寄住在亲戚在海峡岸边的房子里,透过玻璃窗望着轮船从海峡中缓缓驶过,作家在书中把博斯普鲁斯海峡比喻为他们的健康之源,百病之药,善良之源,支撑着这座城市和它的人民。帕慕克写道:“ 假使这座城市诉说的是失败,毁灭,损失,伤感和贫穷,博斯普鲁斯则是歌咏生命,欢乐和幸福。。。” 航行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仿佛空气中都飘荡着浓浓的历史。

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

安纳多卢是一个美丽的令人晕眩的小渔村,这里海水清澈见底,前方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和浩瀚的黑海相连接的地方。爬上陡峭的安纳多卢山,俯瞰脚下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像一幅美丽的油画,远处的黑海烟波浩渺,渔帆点点。山上的安纳多卢城堡古老而沧桑,是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的要塞,在奥斯曼帝国攻打君士坦丁堡期间,城堡被用来阻断基督教国家从黑海援助拜占庭帝国的海上通道。历史在渐渐走远,安纳多卢要塞也失去了往日的功用,但它今天却依然注视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往来于黑海的船只,显现出伟岸而又孤独的气魄

站在安纳多鲁山上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

远方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黑海的连接处

安纳多卢城堡的遗址

美丽的安纳多卢小镇

码头上招揽顾客的餐厅服务员

挥舞着各国国旗招揽旅游者

安纳多卢小镇

清澈见底的海水

几个世纪以来,博斯普鲁斯海峡除了作为一道天堑,各个朝代在其岸边修建的零星几个城堡以外,只有海边的一连串希腊小渔村。自从十八世纪以来,奥斯曼的名人政要逐渐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建造各种夏日宫殿,希望以此来逃避拥挤的城市,也有传说是逃避城市中横行肆虐的流行病,这些别墅被称为奥斯曼式的“雅骊别墅”,后来随着共和国和土耳其民主主义的逐渐兴起及伊斯坦布尔城市的不断扩大,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喜欢到山坡上来建造房屋。直到今天,虽然那些老式的雅骊别墅在大火和海中盐份的腐蚀下不断地消失,但各种新的建筑却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陡峭的上坡上不断地增长,从海上看上去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房屋从山顶一直铺展到海边。能看见博斯普鲁斯,即使是远远地观望,对伊斯坦布尔人来说尤其神圣的意涵,伊斯坦布尔人面向博斯普鲁斯的住宅客厅里,椅子,沙发和餐桌都会面向海景方向,而临海的窗户就像是清真寺里面对麦加的壁龕,基督教堂的祭坛和犹太教堂的圣坛一样。坐船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从远处向海峡两岸的山坡上望过去,那些密密麻麻的窗户仿佛像一双双眼睛,越过彼此的头顶和肩膀,贪婪地注视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景色十分令人震撼。

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的房屋

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房屋

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的老房子,据说有些老房子价值已经超过了一个亿人民币以上

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的老房子

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旁的"雅骊“别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