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释藤 http://bbs.photofans.cn/?360347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用心记录:读项新平的《招工难》

已有 1531 次阅读2013-4-26 17:43

前段时间,浙江电视台播放了一个节目,招工!用新闻报道的形式播出了一个企业老总亲自上门去招工的话题。从这个新闻短片中我们可以窥见,招工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私营企业纷纷崛起,这就需要大量的工人进行操作和生产,而在最近几年,“招工难”的问题却愈演愈烈:东部沿海地区甚至出现了“抢工”现象。招工,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字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用工量的增强和质量的提高,形成了难以排解的矛盾。


永康,这个在中国素有“五金之都”的县级市,80年代起,便凭借改革开放的快车,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发展至今已有上万家个体私营企业,以及二万多家个体工商户,据不完全统计,这个五金之都每年需要招收四五十万的民工,用以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招工便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摄影师项新平便是永康这座城市的其中一员,多年来他立足本地,拍摄身边的人和事,用客观、纯粹的视角观察这座城市的变化和发展,2007年的某天,当他进入永康世纪广场的劳力市场时,被眼前的情景给惊呆了,仅有几千平方米的招工场地上,挤满了前来招收的企业主和农民工,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他这才知晓,招工已竟然成为了一个大难题。


带着思考,他着手在市场内做了一些调查,经过那些外来农民工和当地企业主的口述,他才知道,如今的招工市场不再是企业一头独大,不再是以往大量廉价劳动力涌向市场。虽然企业急需人手,但务工人员却寻不到合适的企业,因为随着用工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以往只要有工打的务工人员,如今也在报酬、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和务工者之间已形成了一种互相牵制的关系。透过永康用工现象,摄影师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社会用工市场的特殊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定格下来,让更多的人通过影像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因为他知道在这样狭小的环境中,人和人之间表现的不仅是雇主和工人的关系,更多的是时代的气息。或许过了若干年后,这样的现象将要消失不见,他有责任和义务记录下这些现状。


于是在每年春节的正月里,大家都在走亲访友,他却背起相机,开始拍摄这个专题。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每次,每年碰到的人和事都不一样,发生的情形却历历在目。几年来,他用手中的镜头拍摄了大量招工的场景,人和物,无论是特写的也好,大场景的也罢,话题始终围绕在招工这个点子上进行梳理和拍摄。


 





6年时间漫长的守候和记录,摄影师拍摄了上万张的图片。在这些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窥见永康这个城市的变化和发展,从每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招工的队伍,从更多的农民工涌入这座城市,说明经济的蓬勃和上升的空间正在逐步的加大,社会的变革让周遭的一切都悄然发生质的变化,而这些现象让摄影师看到了,并用心去记录下来。


在这些影像当中,摄影师并没有刻意地撇开个人的存在感,而是真实真诚地观看这个变化,用镜头老老实实地记录眼前的景象,一张张图片,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守候在招工摊位前的老人,帮父母出来一起招工的小孩,卷铺盖的外来青年,那些充满渴望的企业主,那些眼神和神态,都在影像中一一呈现,真实而坦率。


在拍摄的时候,摄影师擅长运用各种镜头语言,从各个层面和视角去记录和拍摄这些场景和人物,对于拍摄的对象他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没有过多地干预和打扰,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忠实客观地记录下身边发生的现象。因此他的画面,没有太多的杂念,显得简单而纯粹一些。


纵观这些影像平实、不花哨,更多的是摄影师个人的记录,视角朴实,真诚。他拍摄的是永康劳务市场的众生相,折射的却是整个社会招工难、用工荒的的大世相,摄影师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证当下这个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不得不说是很难得的一种坚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