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行摄天涯 http://bbs.photofans.cn/?4453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足迹的轮回---四次驾车进藏纪实(八)

已有 142558 次阅读2007-9-13 23:14

那歌声我去年曾经听过,自然、和谐,曲调甜美,男声、女声、口哨声此起彼伏,这歌声就象一碗浓浓的青稞酒,品出的是丰收的喜悦!真希望再有一位王洛宾式的人物来这里采风,把着歌声让更多人分享。

这阳光下的背影都是我去年熟识的村民,我的到来他们笑的更开心,唱的更起劲。

她们完全陶醉在丰收的喜悦里,此时此刻我似乎也融化在其中,分享着这份快乐。

因为村里没有信号,又担心老扁联系不上我们,我们只得恋恋不舍的离开拉龙村,把照片交给一位村民代为转交给每户。

离开,至少是件很惆怅的事情,没有见到老村长洛桑,没有见到绝大多数的村民,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到这个村庄,再和他们朝夕相处。

夕阳西下,那歌声依然飘来,渐弱、渐远......

回到县城天已大黑,久久不能从惆怅出解脱出来。

老扁的车终于修好,明天赶过来与我们汇合。

与拉巴次仁等新老朋友边饮青稞酒边聊天,直至子夜方散。
10月1日 国庆节

清晨,和老扁相约在拉孜境内的平措林寺见面。

平措林寺历史悠久,鼎盛时期有僧侣5000多人,可以同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并列,但后来逐渐没落。

寺内的壁画保存完美,色彩鲜艳。

颂经的小喇嘛。

孤灯伴佛,心能静否?

佛门清净,尽显古朴。

寺顶。

平措林寺俯拍全景。

下午应拉巴次仁的愿望,利用重庆九如老师发明的哥们云台为拉孜县拍摄了数码大画幅的县城全景,横拍18张,竖拍9行,共162张,拍摄时要身背器材爬上县城边一座近100米的山,累的够戗!

日落时天上几乎无云,但三人还不甘心,来到离县城四公里的塔林,这座塔林有1000多年历史,满目沧桑,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可惜我们到达时太阳已经落山,没有了光影。

这一堆堆白色的石块,是藏民转塔时放下的,每转一圈就放下一粒白色石块。

接到回乡青年老兄电话,相约明天一早在拉孜汇合一起去吉隆县吉龙镇采风。拉巴次仁因公务赶往日喀则,很遗憾走的时候见不到他了。
10月2日

一大早,西藏版主桥墩、回乡青年大哥、阿新哥,还有一位藏族朋友巴顿就赶到拉孜与我们汇合一起向吉隆县的吉隆沟进发,其实心里很舍不得拉孜!

驶出拉孜界,便进入了珠峰保护区。

在嘉措拉山口,几位佳人合影留念,还有两位藏族妇女扯旗助阵。

按照藏族的习俗,在经幡上写下自己和家人的名字。

高高地挂在山口上,寄托自己的愿望。

车到定日,又见卓奥友峰以及远远的珠峰,顿时勾起了我对前几次进藏时的记忆,想念起了前几次进藏的战友们。

虽无云,水非清;然天亦蓝,影更静。

高原上,草地边,蓝天下,绿水旁,简单的午餐,多少人的梦想。

道路两旁有很多古建筑遗址。

希峰检查站,每人65元,每车45元,在藏族朋友巴顿的周旋下,7人3车只花了300元。

海拔8024米的希夏邦玛峰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的雪山之一。

大家在尽情拍摄。

傍晚时分,我们翻越了海拔5240米的孔唐拉姆山口,山路狭窄陡峭,必须小心翼翼地驾车慢速通过,征服了这个山口,我们就翻越了喜玛拉雅山脉到达南坡。

虽然危险,但还是忍不住停车记录下这迷人的光影。

接下来是夜路奔袭,从5240米直降到2800米,沿途水声潺潺,空气越来越湿润,黑夜里山光树影恍惚从眼前掠过,虽然看不清楚,但却给了我们很多猜测和想象。

夜里11点终于赶到了吉隆镇。

10月3日

清晨才见到吉隆镇的真面目,虽然都是喜玛拉雅山脉的南坡,但吉隆镇和亚东、樟木则各有特点,它更象云南的玉龙雪山,因边境口岸不开放,所以相对闭塞一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