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付欣的影像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77291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青海死亡日记

已有 19120 次阅读2012-1-20 12:57

如果把青海称之为“大美”实不为过,因为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如果把青海称之为“神奇”更是恰如其分,藏传佛教的密宗,博大而又精深,冷湖的雅丹地貌鬼斧神工,犹如一座神秘的魔鬼城。


终于有一天,我确定了去青海摄影创作的行程,2010年8月27日我与央视的摄制组一行五人搭乘国航CA1261航班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了。飞机经过近三小时的空中飞行,于下午13点达到了青海的省会西宁。


一、行走的青藏高原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青海了,记不清曾翻越多少高山峡谷,趟过多少急流小溪,每当我踏入这神奇的土地,就被那壮美、奇异和苍凉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被那神秘莫测的宗教信仰感召着。在我多年旅行摄影的经历中,能让我为之动情而又魂牵梦萦的地方就是青海,很难解释这种情结源于何处,但我相信,我依恋的青藏高原一定是净化心灵的最好归宿。


早在2006年,我曾虔诚的追随宗喀巴大师的踪迹,先后四次走进佛教的圣地塔尔寺,试图用手中的相机窥视僧尼袈裟里面那颗神秘的心。我用影像真实记录了喇嘛和尼姑的生活,并有感而发的写下了《三江源寻宗探密》、《塔尔寺的喇嘛-----南禅寺的尼姑》等拍摄手记与读者分享。


2007年西宁街头的一次奇遇,让我有幸结识了秋阳卓玛,一个美丽漂亮的尼姑,一个本课毕业会讲藏语、汉语、英语的文化女性,一个看破红尘义无反顾终身与佛相伴的女人。我采访秋阳卓玛的文章《美丽的阿尼玛》早就见于多家媒体,但至今我仍被她坚定的人生信仰所折服。


 



图片:塔尔寺的喇嘛


 



图片:秋阳卓玛


 


纯朴的西部民风和深邃的民族文化改变了我对许多事物的看法,也淡泊了人世间的种种庸欲,在真正领悟了生活的含意之后,回归本真的境界油然而生。青海留给我太多的梦想和太美的影像,回首往事,真是感慨万千。


这次青海之行,是应青海海西州政府的邀请拍摄旅游画册。按照计划,德令哈、大柴旦、格尔木、冷湖、雅丹地貌都在拍摄的范围。我对青海充满着许多美好的遐想,就摄影创作而言,青海是一个能出片子的风水宝地,每一次重返自然都有一种冲动,一种再创自然美的强烈欲望。“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你只有身临其境,你才能真正感悟诗人李白这首绝句的深刻哲理。


为了这次拍摄,出发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装备齐全的摄影器材,野外生存必备的食品、药品、氧气瓶、通讯设备、防寒物品样样俱全,每个人的负重都在50公斤以上。


8月27日落地西宁之后,我们被安排在青海省军区招待所临时休息,当晚10点改乘火车从西宁出发前往海西州府所在地德令哈。


 



图片:青海风光


二、今夜我在德令哈


我对德令哈的了解并非眼前看到的景色,而是以前曾读过诗人海子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诗情带有浓郁的乡愁味道,漫步青藏高原每个在旅途的行走的人都会隐约的自我放逐,渴望心灵回归自然的一种别样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你只能走近德令哈才会真正的感悟到。


德令哈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内蒙古语意为“金色的太阳”它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区域面积324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早晚温差约20度。8月下旬北京炎热酷暑,而德令哈的夜晚已是寒风入骨。


8月28日清晨5点,列车驶入了德令哈,我眼望着星空,带着无限的遐想走进了诗梦中的德令哈。下车不久,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我感到呼吸急促,头疼难忍,随行的五个人唯独我的高原反应最严重,朋友们开玩笑逗我“谁让你长的那么高,身高1.,94米,海拔又高出我们20多公分,你不难受谁难受啊”。


这次青海之行还有一项特殊的使命,我试图要在青藏高原奏响人体摄影的进行曲,这也是我多年以来的一个梦想,为使梦想成真,出发前我在北京精心选择了一位人体模特与我同行。


陈黎,就是我在众多模特中首选的一位。陈黎具备了一个优秀模特执着敬业的精神,艺术悟性和肢体语言的表现能力都技高一筹。良好的艺术修养更多体现在她的舞蹈天赋上,波斯舞、钢管舞、现代舞她跳的都非常专业。去西部人体摄影创作,也是陈黎期待已久的心愿。她喜欢挑战自我,更愿意与摄影强手合作。她对我说:“青海是我最向往的地方,能和付欣老师合作创作感到非常荣幸,我将竭尽全力”。


其实早在2006年,青海第一届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的展览中,我的一组《回归自然》人体摄影作品首次在青海公开亮相,包括青海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曾以热点话题进行过报道,这是青海历史上的一次突破,也是由官方主办,并得到官方认可的第一次。当突如其来的“裸展”与传统文化狭路相逢的那一刻,我却惊奇的发现,西部人的思想观念与审美意识远不是我想象的状态,反而出现了作者焦虑不安,观者坦然面对的逆反现象。


 



图片:人体摄影创作花絮



图片:人体摄影创作花絮


8月29日清晨,天气阴沉,下着小雨。德令哈市摄影家协会集结了几十位影友,冒着蒙蒙细雨向荒郊野外的戈壁出发了。这是事先商定好的计划,在海西地区组织一次户外人体摄影活动。集体创作拍摄人体,这也是海西州摄影史上的第一次。当地朋友风趣地称我为“送人体下乡的文化使者”


作为艺术创作的指导老师,我曾参加过无数次规划不等的人体摄影创作活动,少到几十人、多到数百人、有不少影友总在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群拍人体到底能出片吗”?其实出片的因素和机遇是多方面的,一是要看组织者营造的拍摄环境是否理想,二是要看选择的人体模特是否优秀,三是摄影师自身的影技水平,四是拍摄者对时机的把握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参加群拍,也是对自身摄影能力的一种检验,在众多人同时拍摄一种题材的创作模式下,要想避免作品雷同,要想拍出新意的作品,,就必须学会动脑观察,在思考和挖掘题材中寻找创作答案。


我个人认为,拍摄前的观察与思考,是摄影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这也是尊重影像的一种职业态度,如果把单纯的照相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层面上,摄影者的情感融入和审美取向都是至关重要的。人们把摄影称之为瞬间艺术,用百分之一秒的速度,在瞬间捕捉画面,无论是抓拍或摆拍,预感和时机的把握能力,更能体现出摄影者的水平高低。预感就是在观察思考中敏锐的发现或判断即将要发生的事情,而拍摄时机的把握,靠的是娴熟的摄影技术作保障。心计在先,出手果断,出片的高低之分就在于此。


我始终认为,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当他的摄影技术和艺术造诣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他所思考的问题已不仅是单纯的摄影问题。为了追求艺术创造的完美,他会在许多艺术门类中寻找灵感吸收养分。当摄影器材相同,拍摄条件也相同,摄影作品的高低之分就在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时近四个小时的户外拍摄,影友们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下,每个人都得到了各自所需要的影像,我相信,德令哈的摄影家们通过这样一次创作经历,无论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在拍摄的感悟中都会受益匪浅的。


 



图片:群拍中的人体摄影作品



图片:群拍中的人体摄影作品


三、梦幻中的“天路”


8月31日,天空晴朗,风和日丽。结束了德令哈的各项摄影活动,我们乘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格尔木方向进发。


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的公路。这就是歌手韩红歌中唱的那条“天路”沿途看去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草原、湖泊、戈壁、沙漠宛如梦幻仙境,美轮美奂。


真是一条通天的神秘之路,看不到行人,看不到过往的车辆,汽车在飞速行驶,近四百公路的路程,仅使用了两个小时,我们的车队就抵达到海西州北部城镇大紫旦。大紫旦是海西州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去雅丹地貌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在此地修整两天,为进入魔鬼城无人区做必要的准备。


堪称天下奇观的格木雪山,是柴达木盆地最著名的风景,山峰上的积雪常年都不融化,站在柴旦湖的岸边远远看去,她是那样的秀美,凸起的山峰宛如孕育生命的乳房,流淌下来的乳汁汇成了湖泊养育着万物生灵。


 



图片:大柴旦湖


翌日清晨,在当地影友的带领下驱车60公里,来到了一片金黄色的沙漠区域,驻足凝视,格尔木雪山就在远方辉映。这是一处极具西部特色的摄影创作场景,荒芜而赋有灵性的沙漠,让我沉浸在超然的精神世界之中,就在那一刻,我仿佛感到万物皆睡,唯我独醒的自我状态。这里真像天堂,犹如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这里又像地狱,在广袤的沙漠中人类显得是那样的渺小,生命显得是那样的脆弱。


模特陈黎,触景生情异常的兴奋,她脱去身上的所有饰物,狂放的裸奔于沙漠之中。我手中的相机就像机关枪扫射一样,在她舞动的状态下急速捕捉……


单纯的影调中埋藏着丰富的遐想,平静的画面中洋溢着呼之欲出创作情感。在生命的映衬下,我感觉天空变得更加碧蓝,阳光变更加明媚,就连苍凉的沙漠也充满着温情。就在那一瞬间,我好像看到了旷野中的人体姿态就如同一尊耀眼的雕塑,一个通往天路的导航坐标。人体与自然,寂静与狂野交织在一起,庄严与重高的心境怦然而生,我本能地做出了一种姿态,向生命致敬!


 



图片:人体摄影系列作品



图片:人体摄影系列作品



图片:人体摄影系列作品


四、挺进无人区


9月1号这一天,是我们进军雅丹地貌无人区的日子,早晨起床,心情就异常的兴奋,上午十时,车辆在政府办公大楼门前集结。备用燃料、饮用水、露天过夜的帐篷、氧气瓶和医用救护用品全部准备完毕。为了确保安全,当地政府不仅动用了武警、公安、还安排了一支骆驼队为我们保驾护航,可谓阵容豪华。


吃午饭时的感觉有些异常,地方官员们的表情显的有些凝重,他们高举酒杯为我们壮行,那场面就好像奔赴战场生离死别一样的悲壮。猛然间,让我联想起1979年2月17日,我作为一名军人,参加对越作战时的情景,想起军首长站在坦克车上,手拿话筒,挥舞着拳头,激励着战士们英勇杀敌,报效祖国的豪言壮语。一个曾经历过血与火、生与死考验的老兵,这样的探险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午饭过后,探险车队终于出发了。


柴达木的雅丹地貌世界闻名,主要分布在青海的冷湖地区,是7500万年前湖泊沉积物经风蚀而形成的一种奇异的地质现象。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被世人称为魔鬼城。


冷湖地区的雅丹地貌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海拔326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最大的风蚀土林群。尤其“南八仙”雅丹地貌更为壮观奇特鬼斧神工,一眼望去,就像漫延无边的城堡,仿佛金戈铁马即将陷入嘶杀,令人感到恐惧。


“南八仙”地名的由来是1955年,曾有八位女地质队员为寻找石油资源进入此地,因风沙迷路,饥饿干渴,永远长眠在恒古的荒野,为了纪念八位女地质队员由此得而名。这次探险摄影的目的地就是“南八仙”。 


 



图片:“南八仙”雅丹地貌


车队历经数小时的艰难行程,于下午16时进入了雅丹地貌无人区,身临其境后感觉真是难以言表,这是我走南闯北看到的最为憾动心灵的一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大自然有一个永恒的法则,无论人类怎样发展,最终还要回归到自然之中,拥抱自然,感恩大自然。


狂风卷起的尘沙给摄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稍不留神帽子、镜头盖就会被风吹的无影无踪。尽管如此,大家的拍摄欲望还是远远大于风沙。西阳洒落把魔幻的地貌勾勒成阴阳两极,此时的光线正处在最理想的拍摄状态,游走在雅丹地貌中的那支驼队,竟然成了我摄影构图中难以割舍的亮点,沙漠中的生命之舟。驼队在荒芜的雅丹地貌中游走,生灵与死亡、绝望与希望、沉静与激越在光影的交汇中相互碰撞,此情此景真乃天意造化。


 



 


雅丹地貌的气候变化异常地让人难以适应,白天骄阳似火,夜晚狂风大作寒风刺骨,刮风的声音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极度恐怖。宿营地的帐篷搭建在一处避风的土丘边,后勤人员点起篝火烧水做饭,夜幕即将来临。


经过一天的风吹日晒和高原反应,我的体力严重透支,完成拍摄任务后,我已是浑身无力,疲惫不堪。我躺在帐篷里,用防寒的被子紧裹着身体,但还是感到阵阵发冷,随队医生为我测试体温为38、8度,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发烧。


每个当地人都知道,人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发烧,这将意味着很大的危险,是因高原反应而引发的肺气肿?还是因感冒引发的一般性病变?只能通过医学检查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是前者,因呼吸道衰竭而引发急速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


在这样复杂而由危急的时刻,探险队总指挥,大柴旦公安局刘局长果断做出决定,选派最有经验,最熟悉地形的司机连夜送我去医院。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本身也是一种冒险,这意味着单车夜闯无人区,如果汽车迷失了方向,油料耗尽后果不堪设想。就在此刻,风光摄影家朱恩光挺身而出,执意要陪我同行,人在危难之时尽显了一把英雄本色,让我好生感动。


 



图片:驼队老大



图片:宿营地的帐篷


五、死亡日记


天已经完全黑了,除了风在呼叫听不到其他声音,车在没有路迹的沙漠中行驶,仿佛一艘没有导航的小舟在茫茫的大海中漂泊。司机师傅、恩光兄和我的心情都非常的沉重,莫非这就是一次死亡之旅吗?


为了打破沉闷的僵局,朱恩光同志幽默而赋有激情地对未知的结果做出了幻想,并为我提前编写好了悼词:“一个久经考验的中共党员,一个为摄影事业而奋斗的摄影家在雅丹无人区悲壮的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步。他带着遗憾,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一个付欣倒下去,千百个模特站出来……哈哈……哈哈”


迷离朦胧之中,我隐约听到了有人为我念悼词,下意识的感觉自己历经过一次生与死的过程,倘若生命就此终结,我还真是死不瞑目,我还有许多尚未了却的心愿……


真是苍天保佑,历经了艰难险阻,我们的车终于闯过了鬼门关,到达大柴旦的时间已是第二天清晨3点。坦率地讲,这段返程的路怎么走的,我已失去了记忆,高烧使我一路昏昏沉沉,死亡之旅的睡梦,是在医生为我扎针的那一刻方才真正苏醒。



图片:付欣与风光摄影家朱恩光


 


感谢上帝,感谢朱恩光的生死陪伴,感谢我心中思念的人赋予我勇气和力量。一次不可思义的探险经历让我刻骨铭心。令人欣慰的是,就在我要死要活地与险境抗争的时刻,我忽然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的有多长久,而在于活的精彩,活的有意义,活的有尊严。我在想,当一个摄影家离开人世的时候,留下的遗产绝不是他的摄影器材,也不仅是可以传世的艺术作品,更在于生命磨砺中积淀的思想,还有灵魂深处挥之不去的洗尽铅华。


9月5日下午18时,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历时十天的青海之行虽然结束了,但我心中那遥远的梦依旧在延续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