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梅生的影像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77293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遥远的成吉思汗拴马桩

已有 1321 次阅读2009-1-1 08:00


    一片梦中的草原,一条舒缓的河流,一泊静寂的湖水,一座荒寂的山岗,一尊神秘书柱石,立在我遥远的回忆中。


    天苍苍,野茫茫,一种难以述说的缘份,把我的心留在那片沉睡的荒原上。我在沉睡的荒原上沉睡,睡梦中翻阅着草原上的朋友乌热尔图的《呼伦贝尔笔记》:
   “这是一尊神秘的柱石,高高地矗立在乌尔逊河下游的岗上,浩淼的贝尔湖和呼伦湖遥遥相望,一南一北簇拥着它,自古至今。昔日,这里水草肥美,水天相连,后人难以想象其润泽的富庶。


  “何人矗立了这尊柱石?其子嗣移居何方?这是呼伦贝尔的一道历史难题。”我没有能力解开这道难题,但是当我第一次从乌热尔图拍摄的照片上看到这尊柱石之时就对它心驰神往,乌热尔图告诉我:“这是成吉思汗的拴马桩!它深藏在草原的深处,除了草原上的牧人,从来没有外人能够找到它。”
我虔敬地看着照片,我真诚地请求乌热尔图带我去朝拜它。草原上的朋友为真诚所动,带着我这个外来人走进那沉寂的山岗。


  已经过去了许多时日,我经常梦中在那座山岗上彷徨。从白雪皑皑到芳草萋萋如今又是霜冷苍茫,我无法守住心中的激荡,任笔底的文字化作河流,流向那山远水远的北方。遥远的北方,遥远的拴马桩。


  成吉思汗是一阵风,一阵掠过历史的狂悍的巨风,巨风掠过,欧亚大陆上建立起一座草原帝国,风过后,成吉思汗走了,草原的山岗上空留下一柱拴马桩。拴马桩拴不住成吉思汗的战马,拴马桩拴住一段久远的历史。


  这段历史的核心是蒙古人,蒙古人曾经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民族。“蒙古”是一个民族的名称,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史书的解释众说纷纭,《黑鞑事略》称其为“白银”,《大英百科全书》称其为“勇士”,而《蒙古秘史》的解释是“永恒的河”。我真希望它是一条河,“白银”会花光,“勇士”会消亡,而一条“永恒的河”会永远地流淌。


  真的就有这样一条河,它叫做“额尔古纳河”,《旧唐书》写作“望建河”,《蒙古秘史》称作“额尔古   ”。它是黑龙江的上游,一条河汇入一条江,万年不息而成“永恒的河”,一个民族融入世界,千年不灭而成为一种精神。


  我曾经随着乌热尔图在额尔古纳河畔行走,那深兰色的河水安静地躺在中国的最北方。安静中流淌着荒凉,冷寂,幽深,坦荡,安静中沉淀了一种希望,安静中泛起一丝与遥远相通的忧伤。
忧伤的额尔古纳河,遥远的成吉思汗拴马桩。


  我在白色的冬天和绿色的夏天,两次跟随乌热尔图走过这片伟大的草原。我登上伊勒呼里山,奥科里堆山,大兴安岭,我涉过伊敏河莫尔格勒河,额尔古纳河,我在扎贲诺尔,莫力达瓦,陈巴尔虎的牧民毡房里喝过烈酒,我在万马奔腾的烟尘里端起相机,任凭草原的朴茂荒野让我如痴如狂,可我总难以把成吉思汗遗忘,他来何处葬在何方,难解的迷底只有眼前的这一柱拴马桩。


  我坐在拴马桩前遥望谜一样的历史,历史告诉我最早的蒙古人叫作“蒙兀室韦”,那时候是在公元七世纪,中国历史的唐朝初年,那时的蒙古人游猎在额尔古纳之东,黑龙江之南,大兴安岭之西,呼伦贝尔之北的广袤草原上。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存的孛儿贴赤那,意思是“苍狼”,霍埃马兰勒,意思是“白鹿”,当苍狼和白鹿结为夫妻之后,他们的子孙繁衍成强大的蒙古民族。六百年后,成吉思汗诞生。以《元朝秘史》记载,成吉思汗诞生在公元1162年7月,以蒙古纪年的方法,此为马年马月,成吉思汗与马有天降之缘,自此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走向世界,拴马桩成为留给家乡,留给历史的精神象征。


  我无意再去细说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史书与传说已足够让你目瞪口呆。有精力你尽可去翻《蒙古秘史》,《元朝秘史》,《元史》,《金史》,《宋史》,《辽史》,《黑鞑事略》和波斯人写的《集史》,有时间你尽可以由额尔古纳河来到呼伦贝尔湖走上这静寂的山岗,成吉思汗的魂灵挽系在这山岗的拴马桩上。


  我久久地在这柱拴马桩前徘徊,从史书上得到的零落史实如同漫撒山岗的碎石,无法贯穿起一条完整的历史项链,我也无法回放已成为历史的史实,我只为这眼前的拴马桩震惊!幽幽的白云之下,风吹动拴马桩上的兰,白,黄三色哈达,似在招唤久已远去的成吉思汗。蓦然的闪现和黯然的消失,令人怅然。大野长天,山风碧草,只这一柱拴马桩,已然超过一百万字的史书!我真心地感谢草原上的朋友乌热尔图,把我从书斋故纸堆里的肤浅虚空带领到草原长空下的沉雄凝重,面对成吉思汗,朝拜拴马石比捧读史籍更加刻骨铭心。


  由此,我知道历史对于凡人的重要。它不是史学家的学问,是普通人对于人生的感悟。至少,它让凡人的平凡人生多了一点份量。拴马桩是否真的拴过成吉思汗的战马已不重要,拴马桩已成为今日草原上的蒙古人精神的象征,人生的信仰。


  蒙兀室韦从大兴安岭的森林走向呼伦贝尔的草原,随着成吉思汗的成长,整个民族和草原兴旺起来。著名的历史学家    伯赞先生考察了呼伦贝尔草原之后,留下了一句至今仍为史学界经常引用的名言:“假如呼伦贝尔草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闹市,那么大兴安岭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幽静的后院。”史学家自有史学家的高度和论据,站在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呼伦贝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这历史上的闹市又恢复成宁静的草原,烽烟过后,河流依然流淌,草原一岁一枯荣,呼伦贝尔佛是一幅凝固的历史画卷,只有羊群伴着天上的白云在草原上飘。这片草原上的蒙古人,鄂温克人,达斡尔人,鄂伦春人在放下了征战的矛戈弓箭之后,又挥舞起套马杆和牧羊鞭,从历史走向现实。自元朝以后,草原上的牧人以对先祖的尊崇和对自然的敬畏,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把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完整地留给后人。


  乌热尔图对我说:“踏上这块土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这笔珍贵自然遗产的享用者。”我由衷地感觉到这“享用”的份量。美酒羊羔只是填饱了肚皮,成吉思汗的招唤是永远不散的精神盛宴。我贪婪地举起相机,尽一个摄影人的全部智慧捕捉草原上的每一个细节,拍出的作品却使我汗颜,我的能力与智慧在成吉思汗面前如同高山与小草,呼伦贝尔草原整个就是一幅史诗般的油画,我倾全力创作的摄影作品只能是学生作业的草稿。为了报答草原上的朋友,我向乌热尔图呈上我的学生作业,我只能谦地称它为《草原生活素描》。


  呼伦贝尔是中国大地上最美丽的草,无论是什么样的词汇描述它都不过份。成吉思汗的子孙们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它,使得它一千年来仍然大致保持原貌。当我沉醉在草原上野花的芬芳之中,突然惶恐地意识到把成吉思汗拴马桩的秘密透露给世人是否合适?!我惟恐好奇的游人纷至沓来,打破了这中国历史后院的宁静,惊扰了成吉思汗伟大的魂灵。当旅游的汽车像草原上的马群一样涌向成吉思汗的拴马桩时,那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图画。 我只好虔诚地祈求成吉思汗灵魂的宽恕,我只能含混地告诉世人,在遥远的北方,在呼伦贝尔草原的深处,有一尊不为外人所知的成吉思汗拴马桩。


  展开中国地图,漫长的国境线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围成一幅公鸡的模样,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就铺在公鸡的鸡冠上,鸡冠的顶端,矗立着一尊古老的柱石。


  成吉思汗就像这尊柱石一样,矗立在中国历史的顶端。这柱石是一本没有翻开的课本,一个好奇的孩子偶然翻阅,竟然把地理读成历史!书中的记述,孩子的想向,都在这古老的柱石上得到印证。夕阳给石柱映上一层灿烂的金光,月亮给石柱投下一片幽寂的暗影,金光与暗影,是课本的封面与封底。历史就在这日月交替之中,水一样地流走了。


  农历甲申,两次踏访呼伦贝尔草原,背负着对历史和现实的困惑,去寻找那一尊隐藏在草原深处的古老柱石。对历史的多情转化成对现实的无奈,我仰望苍天,叩向柱石,古老的柱石默默无言。
我向柱石三叩而别,走下山岗,走向草原回首望,吞吐千年,只在这伫立的瞬间。
遥远的北方,古老的柱石。


  人,历史,自然,都挽系在这成吉思汗的拴马桩上。
                 二00四年十一月十一日于六石佛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