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我是阿哲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83436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行摄西藏,暴走墨脱,前后历时整整一年的完整游记终于在8月16日完成,完美奉献(六)

已有 278593 次阅读2006-9-13 20:06

在那期《中国国家地理》上附送了一张地图,当时我研究了好久,记得沿着318国道往波密方向,还可以看见另外一个著名的冰川――米堆冰川,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以东110公里处,其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4600米,末端海拔只有2400米。米堆冰川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被誉为中国最美六大冰川之一。所以在车上我一直向着公路的左边观察。终于在一个平缓开阔的拐弯处,一座庞大的冰川远远地映入眼帘,从这座冰川的位置和距离判断,基本可以确认这就是米堆冰川。可惜距离还是很远,17-40的镜头只能讲究照一下而已。

这一段的318国道并不是全部柏油路面,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土路,可能是由于这里地质条件太恶劣,对柏油路面的护理维修太困难造成的吧。

中午到达松宗镇午餐。在西藏的很多地区,乡镇上都是由广东或者福建对口援建的,所有的房子都是统一规划统一修建,甚至颜色都是统一的,从整体看来,丝毫不亚于内地的同等级的乡镇。不过这太过于统一的规划,在我看来总觉得有点别扭,让人感觉不到这是在西藏,而是在内地,失去了自己的建筑风格,未必是一件好事情。在松宗镇,可以看到一座突兀的高山,当地人把它叫做盔甲山,原因是山体的褶皱非常有特点,有规律,远远看去就像是披上了一层冷兵器时代武士所穿的盔甲一样,很有意思的









下午3点,终于来到传说中的波密。这是一个坐落在帕隆藏布江边,被雪山环绕的一个小镇,风景相当好,在街上随便一抬头,就能够看见高耸入云的雪山,非常舒服。安顿好住宿,我们就开始在街上游逛了,说是游逛,其实主要是收集情报,因为现在是开山季节,许多许多旅行者都会选择在这个时段来穿越墨脱。穿越墨脱,绝大部分人都是从派乡往波密方向走,因为这样走,一路上基本都是下坡,这样相对轻松许多,好走许多,只有少数我们这些专门去自虐的人才会从波密往派乡方向走,这样难度大了许多,前几天都是缓缓下坡,而后面就是一直上坡了,特别是最后一天,在长时间徒步后还要翻越一路上海拔最高的多雄拉山,难度就不是同一个等级的了。在波密,一般都会遇到从墨脱走出来的人,跟他们交谈,可以多了解线路的情况。在广场上遇到了一个拉萨政府的年轻干部,刚刚从墨脱出来,看他一身的疲惫,说是最后几天几乎是爬着出来了,不禁让我们紧张了许多,毕竟他们是从里面走出来的啊。不过他的话还是对我们的策略起了决定性作用,原本从各种攻略上都是提到整条线路住宿条件非常差,一定带上自己的睡袋,不过年轻干部说现在里面的住宿条件已经很好了,完全没有必要带睡袋,装备一定要精简,要不然到后面根本背不动的。他看着我们全部都是穿着GTX的登山鞋,就对我们说没必要穿这种鞋子,里面小溪特别多,很多都是比较深的,再怎么GTX也没有用,还是穿一双高帮军胶比较实用。谢过了年轻干部,我们继续寻找“猎物”,在一家宾馆的门口,又碰上了一队刚刚出来的徒步者,看他们满身泥巴,也知道这一路不会很轻松,不过他们也没有给我们更多有用的信息。其中一位胖哥哥看着我背着350D和17-40说背那么重的东西进去,不实用啊,到后面根本背不动,我有点恼怒地对他说:“不背这个我就不进去了。”确实,我这一次徒步墨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用我的相机,用我最好的技术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墨脱。









在街上又碰到一队人,一位自称是深圳某企业的老板,一位看起来像是学生样子,看他们的行头一点都不专业,西服、夹克、七分裤、NIKE篮球鞋。。。一看就不是玩户外的人,口气还特牛,带他们出来的那个人说是什么背崩站的站长杨老三,长得有点贼眉鼠眼的,有点不太想搭理他们,不过他们给了一个让我们当时被弄得焦头烂额,但后面被证明是多余的信息:一定要办边防证。因为出行前我们查阅了许多资料,都是说从波密方向进去不用边防证,不过他们一口咬定说必须要,要不然在背崩乡就会被扣押下来。怎么办?难道我们还要跑到八一去办这个边防证,然后才能进去?办这个证虽然简单,但是当时已经是星期五下午了,就算马上出发赶到八一镇,第二天也是星期六,不办理业务,那我们只能等到星期一才能进去了。很明显我们没法耽搁那么久,只好想别的办法了。我们的包车师傅一口咬定不用,而我们去询问当地波密到八一的中巴车师傅,他们却说必须要。没办法,只好去问波密公安局,想不到他们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只有最后一个法子了,亲自打电话到墨脱县政府,本来想这可算是权威机构了,可县政府含糊其辞的说法,已经让我们接受了要亲自到八一办理通行证的“残酷”现实。



不知道是不是一路上拜过来,伟大的神山一直在保佑着我们,正当我们灰心丧气准备前往八一的时候,在大街上看到了一队边防武警官员,因为听说墨脱里面驻扎的就是边防武警的原因,当时也不管礼貌不礼貌了,跑上去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再说,结果武警军官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不用!当时真的是欣喜若狂,不过后面的事情证明这纯粹是瞎蒙对了而已,墨脱里面驻扎的是正规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无任何关系。不过在当时,武警军官的回答确实让我们下了赌一把的决心,要不然,还真要耽搁上好几天呢。



回到住处,开始整理背包,再次要感谢那位年轻干部,如果不是他的信息,我们真的会把所有东西都背进去。所有睡袋、一切辎重,全部拿出来,最后几乎到了牙膏能挤出半支就不带完一筒,牙刷折断一半的超级精简状态中。7个人的背包,最后淘汰出两个大麻包袋的无用装备,怎么处理这些东西?最后谈论的最佳方案就是让中巴车师傅托运到八一,等我们从墨脱走出来后,再到八一领取。



又该睡觉了,明天就要进山了
很罗嗦的题外话:

终于写到波密了,接下来的路程,就是从波密-24K-嘎瓦龙山垭口-52K-80K-108K-墨脱-背崩-汉密-拉格-多雄拉垭口-松林口-派乡,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徒步线路,虽然从波密到80K我们是乘坐汽车进去的,不过我还是想把从波密开始的路程划分到下一大部分里面。

由于最近学院工作比较忙,所以照片虽然已经整理到了108K的了,不过文字部分还没有写,因此游记的连载可能要延迟一段时间。

在写徒步部分游记前,我参考了网络上许多曾经徒步过墨脱的前辈们的游记,可以说文笔比我高的多了去了,毕竟自己是一个理科生嘛,但是我发现关于徒步墨脱的评论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把墨脱描绘得象地狱一样恐怖,相当艰苦,不是人去的地方,而另一类却是说现在的墨脱,已经配不上中国最ZN的徒步线路了,条件已经非常好,穿着高跟鞋都能进去。

两种观点我都不赞同,都认为是过于偏激了,在我看来,墨脱的徒步难度和天气有非常大的关系,天气好了,这条线路确实难度不大,但是天气不好的时候走墨脱,确实是一种很ZN的行为,但是也达不到地狱级别。很可惜的一点,我们这次徒步墨脱,天气很不错,所以至少在我个人感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苦,只要有一定体力,加上坚强的毅力,走下来没问题的。

关于徒步部分游记的文字,暂时还想不出来能够用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在google或者baidu上搜索一下墨脱游记,好多都是不错的,但是迄今我搜索到的所有关于墨脱的游记,配文图片是其最大的软肋,有些游记的照片,其拍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有些游记的照片只有可怜的几张,有些就根本没有。而这应该就是我优于别人的长处了,虽然我的器材不好,但是我可以在这里打个保票,在我的墨脱游记里面出现的照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比网络上搜索到的绝大部分(不敢说全部)游记里面的照片都要优秀,大家接下来看到的,也许是目前关于徒步墨脱部分影像记录最详细的一组照片了。这也是我这次旅行的一个初衷,就是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墨脱给大家。

希望大家还继续支持我的文章,谢谢啦有空到我的BLOG坐坐客,喝喝茶

明天开始,恢复更新~
嘎瓦龙垭口上的明珠,波密到80K崎岖的道路


早上起床,胡乱吃了几口早餐,就等着我们的白登师傅开着丰田4500来接我们了。从波密开始到墨脱的路程,中间的道路条件非常差,国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的波密-墨脱的道路,绝大部分都是崎岖的山路,而且道路只有一辆车的宽度,要是遇上对面来车要会车的,其中的一方就要倒退几公里,找到一个能够同时容纳两辆车通过的地方进行会车。要是遇上有车抛锚在路上,那你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等了,直到那抛锚的车能够修好。


把昨天晚上精简过的背包全部扔到4500上,也就正式出发了。跨过帕隆藏布江,车子拐入了一条小道,柏油路消失了,接下来的路程,就全部都是泥土路面,坑坑洼洼的,一般底盘稍微有点低的车辆,都不敢轻易驶入。当地人跑这段路程,除了丰田4500沙漠王子越野吉普,剩下的就是用那种大卡车,其它车辆,很少有人敢开进去,就算是平时看起来强悍无比的三菱越野,也很少开进去。


一般的按照攻略上介绍,从波密到80K是分两天完成的,要颠簸两天的大卡车,第一天从波密出发,到52K一天,第二天从52K出发到80K。如果要颠簸大卡车,虽然坐在车上,但是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那种颠簸的路面,你在车上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用双手牢牢抓紧车上的栏杆以防自己掉下去,两天下来,怕是自己的手都僵硬了,这样的体力消耗还是比较大的,乘大卡车的唯一优势就是在于价格便宜,两天的路程100元足够。但是权衡之下,我们还是决定包一辆4500直接用一天时间进到80K,虽然价格相比大卡车贵了,我们的师傅公开报价是2000元,后来砍了砍价,1700元成交。平均下来一个人要240多元,但是能够坐在相对舒服得多的越野吉普上,节省了一天的时间,至少我自己认为多花140元是完全值得的。


从波密开始,相对于后面的路程,到24K的路程还算是比较好走,只是弯道很多,但是这“好走”的路,也是崎岖难行,有的路根本就不是路,简单挖一下再铺上大小不一的碎石,就是路了。白登师傅自己介绍说他在这一段路上开过无数次了,可以闭着眼睛就能开,在那一个接着一个弯道的山路上,把4500开得飞快,特别是过弯和上坡,油门都不减的,和电视上的越野拉力赛车比起来,就差没有玩漂移了。白登师傅倒是表情轻松,不过这可把我们吓坏了,紧紧抓住扶手,大气都不敢喘。


24公里的山路结束了,过了几个弯道,视野顿时开阔起来,24K到了。24K其实只有几间木头房子,是作为波密到墨脱公路上的一个中转休息站而存在的,因为过了24K,就要翻越海拔4322的嘎瓦龙山垭口,所以来往车辆都要在这里休整一下。在24K,可以同时看到嘎瓦龙山两条大冰川,这两条大冰川相隔而望,把高耸的嘎瓦龙山夹在在中间,相当有气势。两条冰川的融水在24K前一块相对开阔的平地,形成了一片水草茂盛的湿地,之后又形成一条小河流入帕隆藏布江。


路,就是这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