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jesseli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9173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玩转器材】先进对焦系统-佳能的全像素双核对焦系统

已有 655 次阅读2013-11-29 09:52

数码单反在使用取景器时,使用的是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只需一次读取就能够判断主体是否对焦,如果没有对准,是哪个方向没有对准,差了多少。对于快速移动的主体,相位检测自动对焦非常迅速,同时它还可以进行预测对焦。
但是,单反相机的反光板必须落下,这样光线才能抵达自动对焦传感器。所以典型的数码单反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无法运用在实时显示模式下,因为反光板此时必须抬起,这样光线才能到达相机的传感器。因此传统的数码单反不得不在实时显示模式下和视频模式下为相机的传感器使用反差检测自动对焦。反差检测自动对焦非常精确,因为它从影像传感器直接读取反差信息,而不需要像相位检测那样必须独立的检测自动对焦的副反光板和自动对焦组件,而且这些组件必须和影像传感器的相应部位完全对齐。但是在数码单反上,反差检测自动对焦非常慢,因为它必须在不同的对焦设定上读取几个数据才能完成自动对焦。当它完成了自动对焦后,快速运动的主体早已不在那里了。
因此,数码单反在取景器模式下,自动对焦的速度很快,而在实时显示模式下,自动对焦则很慢。但是新技术正在改变自动对焦。


佳能在其最新的中级数码单反EOS 70D上引进了全像素双核CMOS自动对焦。在70D202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上的每个像素都有两个独立的光电二极管它们的作用是同时作为影像成像点和独立的相位检测传感器。其他在实时取景模式下使用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的方法或者是将部分像素用自动对焦像素替代成像像素,这样就会降低传感器整体的敏感度;或者干脆取消掉传感器(见后面的相关介绍)。
全像素双核CMOS自动对焦系统其实是为视频而设计的,能够提供平滑和自然的对焦,而不会有断断续续的现象。当对主体的对焦完成后,它会跟随主体的远近移动。对视频来说这就是实现了追随对焦。EOS 70D还提供了触摸屏自动对焦,你可以通过点击可翻转的触摸屏将焦点从一个主体转到另一个主体(就像别的数码单反一样,在实时取景模式下,70D的取景器因为反光板的抬起是看不见主体的,所以必须使用液晶显示屏来取景构图)。
全像素双核CMOS自动对焦系统兼容佳能的103只包括从8-15mm的鱼眼变焦到800mm的超级大炮的EFEF-S镜头。
虽然仍然不像传统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那么快,但它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EOS 70D同时也有在使用取景器时的和优秀的EOS 7D一样的传统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


混合自动对焦系统
很多微单相机都使用混合自动对焦系统,包括佳能的EOS M(佳能的数码单反EOS 700D100D也是)。这些混合自动对焦系统将一些相位检测传感器整合到影像传感器上,它们会和反差检测自动对焦系统一起来改进自动对焦的性能。
尼康1微单使用了尼康的先进混合自动对焦系统,相机会在光线好的情况下使用快速的传感器上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可以保持每秒15幅的高速连拍速度),而在光线不好时,会自动转换到反差检测自动对焦。相位检测系统有73个自动对焦区域(41个自动区域对焦);反差检测自动对焦系统有135个对焦区域。
奥林巴斯的新型MO-D E-MI微型三分之四系统微单使用的是新的双快速自动对焦系统,在使用三分之四系统镜头时是一个37个区域,高速,在传感器上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而在使用微型三分之四系统镜头时,是一个81区域反差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在放大自动对焦模式下,你可以选择超过800个自动对焦点。
三星的NX300也使用一个混合自动对焦系统,先用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迅速的确定到主体的距离,然后用反差自动对焦来精细的进行自动对焦。
索尼的快速混合自动对焦系统(用于NEX-6NEX-5TNEX-5R)使用的是传感器上的行为检测像素,有99个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点。


索尼SLT相机的自动对焦
索尼的SLT相机提供了另外一种在实时取景模式下对快速移动主体进行自动对焦的解决方案。SLT相机有一块固定的半透明的反光板,它会让大部分光线照射到影像传感器上,同时让一部分光线进入相位检测自动对焦传感器上。这样你就可以在视频或者实时取景模式下,对移动主体进行快速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并获得很好的性能,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个电子取景器)进行眼平取景。虽然电子取景器在拍摄动体时不像数码单反的五棱镜取景器那么好,但是在索尼的SLT-A77A65和全幅的A99上的OLED取景器非常不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