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旁观图说 http://bbs.photofans.cn/?92313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伊斯坦布尔之恋(一)

已有 27096 次阅读2010-1-17 15:38

有位伊斯坦布尔人说:“只要你在伊斯坦布尔住上一个月,你可能就会变成诗人、画家、情人。”
    短短的40天,她没有让我成为诗人或者画家,天赋不够,但她的魅力足以吸引我,让我不知不觉爱上了这座城市。在那里,我利用上班之余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背着相机,独自在这座城市中走街串巷,悠然的感受这里的一切,独特的风光,友好的老百姓;在那里,我没有身处异乡的感觉,至少比走在广州的街头感觉到更加放松和自在;有些东西可以用相机记录下来,清真寺、海峡、城市、街道、甚至包括一部分的人物,但也有很多镜头错过了,但心里记录下来了。
    (一)历经沧桑的索菲亚大教堂
    (二)蓝色清真寺
    (三)苏丹阿合麦特广场
    (四)金角湾
    (五)博斯普鲁斯海峡
    (六)从Taskim广场到Galata大桥
    (七)时空穿越考古博物馆
    (八)王子岛之旅
    (九)真实Istanbul
    (十)寻找历史散落的碎片(更新中)
    这是著名的连接欧亚大陆的欧亚大桥,这边是欧洲,桥对面是亚洲。












索菲亚大教堂地处istanbul老城区,那里也是从罗马帝国建都的地方。索菲亚大教堂也许能够代表这座城市的历史。最早的教堂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亚,始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于战乱。我们现在所见的教堂是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堂,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在教堂外修建了4座宣礼塔,将这座千年历史的大教堂改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将它改为博物馆。
    清晨的索菲亚,显得非常的宁静。

这里的冬季是雨季,所以阳光显得非常之吝啬。难得的好天气会让我兴奋不已,即使上班前那短短的1个小时也不会放过,好在这里离我住的酒店并不远,搭上几站电铁便到了。

当我走进这家教堂时,门口是一堆乱石,就像圆明园那样。不过人家已经是1500年前的事情了,而咱们的圆明园毁于近代而已。

精美的石雕

时过境迁,斑驳的内墙充分的体现了历史的变迁:它作为仅次于罗马教堂的第二基督教堂,曾经辉煌一世;它曾经被奥斯曼帝国改成清真寺,精美的壁画也被泥土埋没,取而代之的是古兰经;随着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重建天日。

耶稣的马赛克画,据说,那金黄色的马赛克是黄金的。



伊斯坦布尔的许多建筑非常强调自然光线



出来之后,再看看外墙,显得很普通。

黑夜中,索菲亚在灯光和喷泉的装点下,显得非常漂亮

第一部分集中整理了一些索菲亚的片子,虽然这些并不是我最喜欢的,但索菲亚毕竟集中体现了十年百记千年的历史变迁。可惜去参观索非亚教堂内部时(门票:20TL×4.55CHN/TL),我刚刚来到这座城市,还属于走马观花式的,其他早晚的一些片子实际上是其他时间去那里再次拍摄的。
    初步计划,我后面将按照不同地点贴出其他地方的片子,包括:
(一)索菲亚大教堂
(二)蓝色清真寺
(三)罗马古战场
(四)博斯普鲁斯海峡
(五)考古博物馆
(六)其他城市街景
(七)人文

谢谢大家关注!另外如果其他色友打算去istanbul的话,我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建议,供参考。

蓝色清真寺是回教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 Aga的作品,也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建于1609年。
   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装饰。巨大的圆顶周围有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据说只有回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到素檀何密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建造蓝色清真寺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而且历经数次地震却未倒坍。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磁砖、地毯和阿拉伯书法艺术是该寺的重要看点。
    要拍好蓝色清真寺的外景,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合适的机位,好的天气,过关的技术。可惜我一项都不具备。

依然是宁静的清晨。

在蓝色清真寺的院子内。

仰望宣礼塔

清真寺门口的洗簌池,供虔诚的信徒在祈祷前洗去身上的尘土。

进入清真寺前,外面的门廊,但不清楚其用处。

下午的清真寺。


在这里,很多时候我无法确定一张照片的格调--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髦,西方与东方,甚至宗教信仰的差别,这种强烈的冲突无处不在。
不过,能够友好的容纳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也许正是这座城市在先后历经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衰后,仍然得以延续辉煌的奥秘所在吧。




清真寺内圆形屋顶,多张接片而成。

不是祈祷的时候,游人们可以进入清真寺内部参观。不过只有教徒才允许进入围栏内。



多谢关注!可惜我的技术和文采都不够,谈不上佳作,只希望能给各位佳友对istanbul多一些了解。
清真寺由4跟偌大的柱子支撑着,照明已由昔日的油灯更成了点灯。人们可以在寺内祈祷,相信来这里祈祷一次是很多信徒一生的梦想。
    很多照片是我第二次来这里拍摄的。那天,由于天雨,我在这里静静的呆了超过两个小时。期间遇到父子两人,父亲大约40岁左右,儿子十三四岁。他们不会英语,只是用手语示意帮他们拍了张照片。跟我握手时,我能够感受到这个父亲的手上长满了厚厚的茧,由此可以想象,他们不是普通的游客,更可能是来这里祈祷。虽然我无法把照片给他,或许他在想:我曾经去过那里,在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一个人可以证明。

太阳刚刚落下,天空泛着蓝色,弯弯的月牙儿悄然出现。

拜占庭时代的战车竞技场和市民中心的古“黑波德若姆(Hippodrome)”,是位于蓝色清真寺的正前面,现在被称为苏丹阿合麦特广场。装饰该场的纪念碑,如今仅存三个∶塞奥道西斯“奥拜里斯克”方尖碑(Obelisk of Theodosius)、青铜制的蛇柱及君士坦丁“奥拜里斯克”方尖碑。 在三个纪念碑的西南侧可以看到大竞技场的弯月型墙壁遗迹。如今这里成了伊斯坦布尔的历史、文化、旅游中心。

青铜蛇柱。据网友介绍,这本是古希腊人在公元前479年为了纪念他们在帕拉提亚战役中打败了波斯人而建造的,最初是由一个直径两米的黄金基座和三条罗旋向上的青铜蛇柱组成的,传说所用的青铜就是用波斯人的盾牌融化而来的。公元326年,君士坦丁大帝把它从希腊德尔菲城的阿波罗神庙运到了君士坦丁堡并矗立在竞技场上,用以装饰他自己的城市。蛇柱在被运到君士坦丁堡以前,青铜柱的黄金基座就已经丢失了,今天还可以在德尔斐见到柱底的环座。奥斯曼帝国时期,三个青铜蛇头也丢了一个,另外两个已被珍藏在伊斯坦布尔的博物馆里。

Obelisk of Theodosius。
广场上有两所方尖碑,其中这座Obelisk of Theodosius是从埃及掠夺过来的,后一座是有奥斯曼帝国自己建造的。
Obelisk of Theodosius首先由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3世于公元前14世纪建立卡纳克神庙(temple of Karnak)门前。公元357年,古罗马帝国国王为纪念他在位20年,他下令将两座方尖碑通过尼罗河运往亚历山大市,其中一座树立在罗马的拉特兰教堂广场中心。这一座于公元390年运往istanbul,从此成为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虽然先后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数千年风雨的洗礼,它依然屹立于竞技广场上。
据记载,方尖碑原始高度为30M,由埃及Aswan的红色花岗岩切割而成。后来在运往istanbul之前,为了方便运输,方尖碑被截断为18.54M。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