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草原900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5719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自驾穿越阿里大北线纪实(二)

已有 3379 次阅读2011-10-21 14:02

藏地时光:然乌湖畔煮水泡茶


第八天,鲁朗,然乌湖。


高原上的湖泊总是很安静,安静之中又透着一种深沉的气息。然乌湖亦是如此,平静的湖水如一池碧玉,停泊在高耸入云的山下。



然乌湖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西南角、距离县城白马镇约90千米的然乌乡,为藏东第一大湖。传说湖里有头水牛,湖岸有头黄牛,他们互相较量角力,死后化为大山,两山相夹的便是然乌湖。事实上,然乌湖原为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迫隆藏布江的上游河段,约200年前,现今出口处附近山体发生崩坍,大量巨石碎岩堵塞河道而形成典型的堰塞湖,所以它呈狭长条形,湖水也不深。在地质运动活跃的藏东南一带有很多这样形成的堰塞湖,然乌湖因为紧靠川藏公路而为许多走川藏线旅行的旅行者所熟知。


然乌湖的干净清澈是远近闻名的,湖中极少看到枯枝杂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色彩非常丰富。群山绿影环抱之中的然乌湖显得格外静谧而妩媚,它那明镜般的湖面倒映着四围的雪峰、翠林和蓝天白云,景色异常迷人;再加上湖畔绿茵般的草滩上漫步的牛羊,构成了一幅既有青藏高原独特的壮丽风貌、又有藏区田园牧歌般风韵的风情画卷。当你沿着湖边公路游走,就会充分领略它的风采,你会找到回归的感觉。


由于然乌湖仍能外流,除了降水补给外,还有周围诸如伯舒拉岭、嘎布岗日雪山及阿扎贡拉冰川等冰雪融水的充足补给,所以含盐量很低,属于淡水湖。再次经过然乌湖,雪山下的湖水清澈流淌,于再次重逢的然乌湖畔煮水泡茶,在湖水漫漫处小憩一下,发发呆,感受旅途中难得的惬意时光。


女神归来,又见中国最美山峰


第九天,林芝,南迦巴瓦峰。



相机型号 Canon EOS http://www.canon.com.cn/products/camera/eos/5dmk2exp/index.html">5D Mark II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Tv(快门速度) 1/50
Av(光圈值) 11.0
测光模式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曝光补偿 +2/3
ISO 感光度 100
镜头 EF28-300mm f/3.5-5.6L IS USM
焦距 300.0mm


晨曦中的南迦巴瓦峰,因为是逆光拍摄,光比大,曝光困难,为了体现山体细节,加了些曝光补偿。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南迦巴瓦峰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山峰第一名,她总是掩藏在一片云雾中,能见率仅为万分之三。


在林芝地区,当地的人们总是说南迦巴瓦像一位仰躺的女神,那高高的乳峰就是南迦巴瓦峰。此行得以见到南迦巴瓦峰的仙容,没有了云雾的遮挡,其雄伟之姿着实令人惊艳不已。在冰川的覆盖下,山势陡峭而立,映衬着半山腰那飘逸的云彩,更见雄奇。


第九天,拉萨。第十天,布达拉宫。



拍摄布达拉宫最好时间是傍晚,日光尚未完全落下,幽兰的天空背景衬托刚刚亮起灯光的布宫,更显庄严气势


经过近十日的奔波,终于抵达拉萨,虽然伴随着海拔升高带来了令人头痛的高原反应,但故地重游,如见故交。抖掉一路的风霜,心情变得轻松很多。


傍晚时来到老鱼哥饭庄,和许久没见的李哥相聚,很是开心,老鱼饭庄窗外就是布达拉宫,
透过窗户看到了暮光中她的美丽身影——晚霞中的一抹红云,象丝带一样环绕着天际,各位摄影师都忍不住了,大小家伙齐上,切勿错过这难得的绝色光影。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当时称作红山宫,整个宫堡规模宏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千座宫室,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后来历经西藏的政治宗教变革,既经历了被废弃的荒芜,也几经修复的繁荣,想来现在已是宠辱不惊,静观尘世了。布达拉宫对于很多奔赴西藏旅行的人来说,都可以算作是一次朝圣的最大目标,唯有亲自去登上布达拉宫的台阶,亲手触摸一下那里的白色宫墙,才算是为这次进藏之旅画上了最圆满的一笔,才可以为远道而来的辛苦之心得到最好的慰藉。



布达拉宫屹立在拉萨市区西北处的红山上,整座宫殿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经幢和经幡,交相映辉,色彩强烈,具有鲜明的藏式建筑风采。傍晚时的布达拉深沉而悠远,静静地屹立在山上,薄暮初起,夜色未浓时,远山影影幢幢,都化为或深或浅的蓝色背影,柔和的光影只在布达拉雪白的墙上,如同遗立天际的姿态。



如今的拉萨已是越来越适合旅行,除了各种极具当地特色的旅馆小店外,还有很多的饭馆小吃可供大快朵颐,有风格各异的酒吧可供发呆,让你不仅可以从视觉上看西藏,还可以用味蕾品西藏,让自己陶冶于西藏,给自己一个全面而丰满的西藏印象。


梦幻之美 羊卓雍错



第十二天,拉萨——萨迦寺。主要景点:羊卓雍湖,萨迦寺。


途中又见羊湖美景,每次路过羊湖,在我眼里都是不一样的美丽神韵,每次离开,都令人更加魂萦梦牵……


此行并未在拉萨终止,只在美丽的拉萨徘徊两日,我们旋即踏上了新的征程。5月20日,从拉萨一路西行,沿途经过羊卓雍湖,我们来到了萨迦寺。



羊卓雍湖,藏语意为“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10米,总面积638平方千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湖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样,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湖内还分布有10余个小岛,大的可容五六户居住,小的则仅有百余平方米。


秀美如画的羊卓雍湖,多年来进藏,多次来到湖畔拍摄,每次都能展现不同神采,拍摄时最好使用脚架,在观景台上俯拍,蓝天与云彩下,是蔚蓝如梦境般的湖水。



在这里总有一种恍惚的错觉,觉得山的另一边,在湖水荡漾之处,有此地的神明守护在那里,以澄澈的眼眸注视着我们。这里的天空蓝得不可思议,云彩白得不可思议,苍穹仿佛就在触手可及的距离。羊卓雍湖如镜般倒映着蓝天白云,以及岸边的牧牛、山岚,静成一幅画、一首诗、一曲悠悠的千古吟唱。


萨迦寺,佛法的力量无法抗拒



相机型号 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优先
Tv(快门速度) 8
Av(光圈值) 8.0
测光模式 评价测光
曝光补偿 +1
ISO 感光度 400
自动ISO速度 关
镜头 16-35mm
焦距 35.0mm


寺庙里光线不够,必须架上脚架才能拍摄佛像,庄严肃穆的殿堂里,佛祖神灵俯视着往来的虔诚信徒。


终于,我们到达了萨迦县,多次来藏,还没去过萨迦寺一行,这次总算可以得偿所愿。


萨迦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区萨迦县奔波山上,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在西藏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萨迦”系藏语音译,意为灰白土。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贡却杰布发现奔波山南侧的一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泽,现瑞相,即出资建起萨迦寺,逐渐形成萨迦派。萨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寺墙,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如今的萨迦寺经过千百年来的兴建,规模日渐浩大,最终形成了眼前这一片鳞次栉比、逶迤重叠的建筑群。萨迦派不禁娶妻,以道果教授为主要修法,在漫长的传承中为藏文化的兴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进入寺中,即被满室的彩色壁画所吸引,那些为寺人薪火相传的古老故事经历了时光的斑驳依旧在震撼着我们。佛经教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就在这些枝蔓相缠的花卉瑞兽之下蔓延开来,生出了无休无止的繁盛之花。寺内,许多弟子正在修习,佛语呢喃在大殿中声声响起,各尊佛像依旧是眉眼低垂,以金光之身目睹尘世,静看万千变化。



萨迦佛法中说,依于何道,证何种果。它让人们相信冥冥之中,真的会有缘法存在,无形之中牵动了你的命运之线——于是今生,我们才会在这里一起出现,在生活之外,沉浸在西藏的辽远里。



相机型号 Canon EOS 5D Mark II
光圈优先
Tv(快门速度) 1/400
Av(光圈值) 5.6
曝光补偿 0
ISO 感光度 800
镜头 EF28-300mm f/3.5-5.6L IS USM
焦距 235.0mm


拍摄藏北的野生动物,没有长焦是不行的,我带的300MM长焦也是勉强能拍,最好是400以上的。


告别萨迦寺,我们的征程并未结束,阿里大北线的极限穿越似乎就在眼前。


路上看到磕长头的人,那场景才真正令人震撼,万里迢迢,风雨交加,仍然坚持向前。我们也被这样的精神感染,正式挺进无人区,向着本次旅行的终极目的地世界第三极——普罗岗日冰川前进。


在阿里大北线,GPS作用不大,它随时可能把你带到沼泽地里去,当地司机是看着附近的山峦来认路, 有时候也只能靠前车留下的车轮印来选择道路,甚至有时候连车轮印也靠不住,尽管这个季节还未到雨季,也不是走大北线最困难的时候,但如果只有一部车还是非常冒险的,在路上碰到一辆拉萨的旅游包车,于是2车7人,一起结伴走大北线,结果拉萨司机迷路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