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梅生的影像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77293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高原霓裳,穿在身上的风景

已有 2026 次阅读2009-1-1 08:00


    雨后的青藏高原,天空云霞层叠。
    云成团地涌动,从碧兰的天空坠到苍茫的雪山,雪水融化的溪流似闪耀的绸带,缠着白云滚落到翠绿的草原上,与羊群混在一起。


    霞灿烂而华丽,含蓄处若厚重的尼绒,张扬处若绚丽的织锦,阳光从云层后面透射出来,为锦缎镶上一圈璀灿的金边。
    轻柔的水气升腾,阳光灵动地一抖,草原上圈起一道七彩霓虹。
    日落月升,绚烂的华丽过后是幽深的清冷。月如银盘,矜持地悬在如洗的夜空,星如绿松石,在月的周围意味深长地闪着幽暗的光。



    高原上的藏民,把云霞裹在身上,把霓虹缠在腰间,把银盘悬于胸前,把绿松石挂在耳上,天地精华集于一身,藏民族的服饰自然无与伦比。



    每当高原上的重大节日,这多彩的云霞就会在草原上流动,我常常会如醉如痴地追逐,看康巴汉子铁塑的身躯上挂满数十斤重的珊瑚项链与横在腰间镶满宝石的藏刀,看安多姑娘黝黑的长辫上缀挂着金色的琥珀和苍绿的松石,丝绸锦锻灿烂夺目,虎豹兽皮浑厚古朴。我曾为巴黎服装天桥上的艳光浮影醉态颠狂,心旌神摇,骄娃靓女穿出的是时尚,搅动的是潮流。然而在这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藏民族穿出一道千百年流传的文化风景,当我举起相机瞄准这道风景时,常会情不自禁地将所有的胶卷一扫而光。



    千百年的时光把天上的云霞和地上的锦锻裁成高原霓裳,起舞处,灿灿然,行走间,锵锵然。高原的勇武,高原的豪迈,高原的浑朴,高原的灿烂,在这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流金溢彩在高原霓裳间闪跃。



    千百年前,藏民族一直像天上的云一样在青藏高原上飘游,藏民族的服装,也像天上的云一样,任性率意,就地取材,裁无定式。公元七世纪,青藏高原上雅隆部落联盟的首领松赞干布征服周边各部落,统一西藏,建立吐蕃王朝。此时中原正处于大唐盛世,为天下和平,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量中原文化,其中丝绸的使用对藏族服饰产生重大影响。据《唐会要》卷九(象雄)记载:“辫发毡裘,畜牧为业。”极经典地描述了藏民族当时的生活方式,头发编成辫子,夏天披毛毡,冬天着裘皮,以放牧牲畜为主业。吃穿都是为了生存,就地取材成为唯一可取的方式。当松赞干布看到优雅的文成公主身着锦锻若裹着云霞的仙女下凡,大为惊羡,于是“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旧唐书》。由文成公主带来的丝绸,在藏族上层社会渐成时尚,一直流传至今,在丝绸日渐普及的当代,已成为藏族平民百姓的普通服装。



      唐代以后,西藏政权更迭,分裂割据四百余年,到十三世纪,中原大元帝国建立,西藏也建立萨迦王朝,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封萨迦首领八思八为“国师”,并赠价值连城的僧袍,黄金织锦祖衣,缀满珠宝的半月大氅,以及靴,帽,华盖等衣物,这些服饰奠定了现在藏传佛教僧侣服装的基础。十四世纪中叶,西藏帕竹政权接替萨迦王朝,社会安定,农牧业,手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出现了羊毛为原料的纺织品——氆氇,成为藏族服饰中除毡,裘以外最重要的材料,沿袭至今。据《西藏通史》记载:帕竹政权第五代首领札巴坚赞规定在藏历新年和重大庆典时,各级政府官员和贵族世家必须穿着具有等级标志的服装和佩戴珠宝首饰,第一次将正式服装规范化,结束了“裁无定式”的历史。



    十七世纪中叶,西藏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并在公元1652年觐见清朝顺治皇帝,颁金册赐金印,并按照西藏政府各级官员的级别和贡献,颁赐服装,开始了又一次藏族服饰与中原服饰的交流。在经历了历史上唐,元,清三次演变之后,结合西藏本土的气候,生产,材料,地域,审美诸多因素,形成了今天藏族服饰质地华贵,色彩鲜明,坚实耐用,品种繁多的局面,是中国诸多少数民数服饰中最有特色的一种。



    藏族平民服饰以地域分,特色鲜明,拉萨,后藏(日喀则地区),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各不相同,简以述之。



    拉萨,服装讲究气派,大方,色彩不求其艳,装饰不求其繁,协调典雅,一望而知为拉萨人,拉萨服。男子藏袍以质地优良之氆氇和毛料制成,颜色以藏青,黑褐,深兰,烟棕为主,腰间扎绸带,挂一柄精致藏刀。衬衣高领,长袖,有对襟,大襟两种。夏天头戴“甲嘎夏莫”(呢绒礼帽),冬天戴“甲色夏莫”(金花皮帽),脚穿“松巴”(氆氇靴),牛皮靴或毛绒靴。女子夏季穿“曲巴普麦”(无袖藏袍)腰扎丝带,下摆垂地,系彩色条纹“邦典”(氆氇制围裙),走起路来轻盈平稳。未婚女孩脑后梳独辫,婚后改梳双辫,编进彩色丝线,愈显丰厚俊美。节日庆典头戴珊瑚和松石镶嵌的“巴珠”,华贵富丽。



   西藏昌都,云南迪庆,四川甘孜称之为康巴藏区,山有高山,折多山,贡嘎山,雀儿山,二郎山,山山高耸;河有大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大渡河,奔腾澎湃。康巴人体魄强壮,性格狂放,服装粗犷,佩饰张扬,男人的强悍与女人的泼辣在鲜明的服饰映衬下与高山大河融为一体。康巴汉子将发辫盘于头顶,扎红黑二色丝线,称为“英雄发”,藏袍以虎豹皮镶边,穿白色氆氇裤子,蹬牛皮靴,戴狐皮帽,胸前挂珊瑚,松石,密蜡,琥珀项链,常数十条围于一颈,腰挂银盘,悬“嘎乌”,即银质佛盒,一柄锋利的腰刀则是形影不离的伙伴。康巴女子细腰长腿,着藏袍套无袖坎肩,衬衣长袖垂地,一曲高歌翩翩起舞,在弦子和锅庄的节奏中热情奔放,头发编成百十根细辫,缀满珊瑚,松石,琥珀,环佩叮当之中那如火的眼神让你心头颤栗。



   安多藏区指青海黄河源头的阿尼玛卿雪山和多拉山之间,甘肃的甘南与四川阿坝的部分地区,操安多藏语,和康巴方言,卫藏方语并列为藏语的三大方言。安多藏区多在海拨四千米左右的高寒地区,常年风雪无定,为避严寒,以羊皮袍为主要保暖衣物。日常生活和放牧时穿“巴擦”,以老羊皮制成,厚重结实,避寒隔湿,下摆过脚面三寸,袖子长手臂一尺,骑马时下摆和袖筒可遮护身体,晚上睡觉,半铺半盖,上面遮头,下面护脚,冰天雪地,温暖如故。节日和庆典服装则华贵美观,以精制羊羔皮缝制,称“察洛”。多以锦缎,氆氇罩面,豹皮或水獭皮镶边,雍荣大气,在藏族服饰中独具风采。



   藏传佛教僧侣服饰,依佛祖释迦牟尼规定着僧装,根据高原气候特点,一套僧侣装由七件衣物组成,称七祖衣,藏语称呼“俄连”(汗巾),“堆嘎”(坎肩),“麦跃”(内僧裙),“香倒”(外僧裙),“散”(袈裟),“曲贵”(法衣),“达冈”(大氅)。普通僧侣衣料为氆氇,活佛和僧官着锦缎。在经堂诵经祈祷时不许穿靴,披“达冈”(大氅)。各教派的“达冈”都是赭红色,唯独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的“堪布”(寺院主持)所着“达冈”为黄色。僧帽则依教派不同而形制各异。宁玛派高僧戴“贝夏”,样子像莲花,俗称“莲花帽”,噶当派和格鲁派高僧戴桃形尖顶的菩提帽。普通僧人经常戴的一种帽子称为“孜夏”,样子像鸡冠,俗称鸡冠帽,格鲁派为黄色,其他教派为红色。在宗教节日当中举行跳神打鬼等宗教仪式以及藏戏演出的戏装,都有极其鲜明的藏传佛教色彩。



    藏人爱美的天性,将原本是生活和劳动中的一些用品加以美化,逐步成为藏族服饰中的经典装饰。例如“邦典”,原来是藏族妇女劳动时用来遮挡灰土的围裙,以后用彩色条纹氆氇制成缀在藏袍前摆,成为藏族女装的标志符号。藏女右手腕常戴白海螺,原本是防止挤牛奶时不慎流进衣袖,后成为装饰,终生不取,死后随葬,海螺会发出一种白光,将人的灵魂引入天堂。腰带上挂奶桶的奶钩,打火用的火镰,装佛像和经文的小佛龛,镶满宝石的腰刀,都成为精巧华丽的佩饰。藏族男女尤喜松石,瑟珠,天铁(陨石)等珍宝,男人右耳戴松石,可受男神保佑,因为男神总会依附在人的右肩,已婚妇女头顶必戴一块松石,称为“灵魂玉”,是家中世代相传的灵物,灵魂可以寄托在上面。瑟珠亦称“天珠”,在藏人心目中达到神圣无比的地步,这种藏地独有的珠宝,长约寸许,圆筒形,有天然花纹,被认为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留下的神灵,佩在身上可驱魔避邪。藏人多游牧,居无定所,不置家产,常以一生财富或几代人的积累,为妻女购置衣物佩饰。过去常有部族争斗或强盗劫掠,遇到险情立刻将妻女挟于马上飞奔而去,家人安全财产损失一举两不误,故藏族女人是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安全的女人,此传统流传至今。



    每上高原,雪山圣湖让我灵魂陶醉,藏装服饰让我眼睛明亮,两种风景融入心中,流连不禁的高原情怀。高原的圣洁,宗教的神秘,文化的交流,纵者上下一千年,横者南北五千里,藏民族独特的审美造就了独特的藏族服饰,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缤纷欲乱千奇百怪的各种服装之中,可以毫不废力地认出特点鲜明的藏族服饰。如那高天上的云霞,如那草原上的羊群,如那连接天地之间的彩虹。



   高原霓裳,高原上流动的风景。


二00三年三月十日于六石佛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