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梅生的影像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77293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滔滔岷江水,何处觅古羌

已有 1778 次阅读2009-1-1 08:00



一、河谷里的羌寨和羌寨里的味道



    黑峭峭的大山,层层叠叠,万万千千,都是尖峭的形状,都是浑黑的颜色,拥在一条狭长的山谷  里。
    谷底有一条河,湍急汹勇,水极清。河中有巨石,大如屋,小如猪,河水撞在巨石上,粉粉碎,飘了一河的翡翠。
    这条河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杂谷脑,听起来叫人心里慌慌的,它是岷江的儿子,长江的孙子,川西的山谷里,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河。
    河上有一座摇摇晃晃的竹索吊桥,吊桥连着一条弯曲的山路,山路通向一座古远的山寨,山寨的年龄太老了,第一代寨主与汉武帝同龄相当。按照现在纪年的习惯,山寨的第一块基石砌到了公元前。
    山寨的名字给阴凄的山谷里带来一丝暖暖的春意,在让人心里慌慌的杂谷脑河畔山腰的峭石中,嵌着“桃坪”两个鲜亮的大字。不知是第一代寨主的意愿,还是后人对它的杜撰。
尖峭的山峰划破浓重的黑云,明媚的阳光从云缝里撒落到和山一样颜色的山寨里。石板路上走过身着麻布兰衣外套羊皮坎肩的羌人。远远望去,光影里飘荡着一种风悠悠的韵致。寨中央议话坪的小街旁,有个汉子倚在大树下喝着罐装啤酒,小杂货铺里劣质的音箱里传出臧天朔《朋友》的沙哑吼声,小饭馆里招呼客人吃饭的羌族姑娘鲜艳的衣裙下露出一双像屋后山峰一样尖峭的时髦皮鞋。寨子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味道。
古老的碉楼依然沉稳,默默无言,黑褐色的碎石如片片铠甲,以羌寨的身份标志证明着自己的古老。
    山寨依旧,人变了。



二、遥远的古羌在历史的典籍里



    羌,古羌,羌人,羌笛,字的形状和字的音节都透出一种苍凉凄远未道。
    中华文明自甲骨文产生后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甲骨文“羌”字写法有九种,已破译有关羌人活动的词条三百零五条,如:
   “乙亥卜,贞,伐羌”商王朝与羌部落的战争记载。
   “用三百羌于丁。”用羌人殉葬的记载。
   《二十四史》中《后汉书·西羌传》有记:
   “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业为主。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厘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详,堪耐寒苦……”
抄书乏味,无非证其久远,有据可查。其后,还有《晋书·北狄传》,《北史·邓至传》,《水经注》,《旧唐书·党项传》,《隋书·附国传》,《宋史·夏国上》,《华阳国志》,《蜀志》,《明史·西域二》,以致民国时期的《西康建省记》中亦有“巴塘,古之白狼国,地之千里。”的记载,讲述了羌族的一支“白狼羌”的属地。史籍杂陈,非专业考证,不有人去读那些晦涩的文字,代代相袭的古书,证明了古羌的源远流长。



     踏在大地上的脚印,勾画了古羌人由西北的青海贵德,尖扎的河湟谷地南迁徙的痕迹。或是羌人部落之间的兼并,或是强大异族的片讨,当古羌人放弃肥美的青海草原沿岷江,雅袭江,嘉陵江,大渡河进入川西南的河谷腹地之后,也完成了羌人由游牧到农耕的生产方式转变过程。羌族民间史诗《羌戈大战》,认定了当代羌族先祖的转变过程。举族南下,进入岷江上游的河谷地区之后,马当地的戈基人进行了一场大战,终于征服了戈其人,并从他们那里学会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最终把羌人的生存区域安置在川西南的河谷地区。古羌人遗存至今的生存至今的生存状态,成为研究古代社会从游牧到农耕转变的河谷文明活化石。



   羌人脉络清晰,史证实证有迹可循,今日中华大地上,除汉族以外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惟羌人经常被史家加上一个副词,曰“古羌”。



    我无意寻古,我分明在羌寨的碉楼里看到了搓麻将的牌桌和时下流行的尖峭高跟鞋珂是我仍然被那些神奇的,古远的,诡异的,含有某种神秘暗示的字眼儿所吸引,我诚惶诚恐地抄录下来,毕恭毕敬地向专家讨教,终于明白,它们是羌人古代部落的称号:



   白兰羌,白狗羌,昔延羌,葛延羌,向人羌,望族羌,利豆羌,迷桑羌,大硖羌,摸利羌,当迷羌,渠步羌,宕昌羌,千碉羌……随唐时称为“西山八国”,大者数千人,居于清海巴颜喀拉山至四川岷山一带。望文生意,心中只能暗自揣度,古羌人此时正值游牧时期,千骑踏过,萋萋青草遮住茫茫草原,望“白狗”而“当迷”,览“千碉”而“渠步”,不知羌也何也?
又蜀中有“牦牛羌”,居于汉源,芦山,天全诸县,后继续南下,至凉山州的冕宁,盐源等县,是青海河湟谷地入蜀的一支。“白马羌”,居绵阳北部山区,依白马水居住而得名,东汉以后,此地属广汉郡,故又称“广汉羌”。“青衣羌”,生活在川西雅安一带。《水经注·青衣水》注释“青衣县”云县,故青衣羌国也。“青衣江到现在还叫羌江,一千多年前,李白在这儿动了诗兴,挥笔写了这么几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如此意境,连带着“青衣羌”竟也有了几分诗意。



    今日羌人,仍以蜀中居多,先祖在岷江河谷播下的种子,年复一年,在千年古碉下收获。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理县,汶川,松潘,马尔康,聚居了羌人的大多数人口,甘肃南部及云南北部亦有少数羌人,也只是象征性的地域流布而已。



    古羌人像一座残断而倔强的碉楼,隐没在历史典籍和山崖峭岩之间。
    新世纪的羌人收起了猎枪不再打黑熊,铺开了桌子学会了打麻将。
    旅游开始了。



三、老者的述说和相机里的羌人



    我看见寨子里有许多的游人。


 
     溪水冲动的水磨不再碾苞谷,静静地躺在那里陪游人照相,一次收两块钱。
高高的古碉楼成了观景台,上去一次收两块钱,如果买主人家的旅游纪念品则可免费。
黄黄的苞谷和红红的辣椒挂满院子,大南瓜恰如其分地放在屋六旁,很好看,像演话剧的舞台背景。
   一位模样很古朴的老爷爷为我做模特,拿杆据说有一百多年的旱烟袋很内行地摆了个姿势,并主动告诉我哪个角度最上像,他说美国和日本的大摄影家都给他照过相。我也很用心地支起三角架用哈苏相机给他拍,时间长了点,他要收双份钱。



    导游拉我去一户人家里看埋在石板下的水道,说这水道通向全寨各家,平时供水,战时可传递情报。羌人没有文字,不知用什么方法告诉别人,问导游也没说明白。又说这水道夏天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屋里可凉了。冬天怎么办?不知道。



    山寨里的领导说这个寨子要审报世界文化遗产,上级已经说了,现在还在等着。
寨子里最漂亮的一个女导游最近要结婚,去省府成都照了婚纱照,还被电视台录了相,说这是新闻,还要做纪录片。



     我在寨子里转了三天,我不懂羌语,我无法深入他们的内心,羌人的汉语说的很好,可是汉语词所表达的意思,都让我失望。“到我家看看,吃饭很便宜,住宿可以优惠……”我渴望知道的,是羌人亲口叙述的活历史,不是史书上由外族人书写的死文字。



     终于,有人给我讲了一个羌族猎手的故事。



    狩猎不是羌人的主要生存方式,可羌人尚武,二千年的迁徙流转,征服异族或征服自然,用的是弓箭或猎枪。在对自然的征服中又充满了对神灵的敬畏。羌人中产生了一种称为“吊路子”的人物,能与神灵对话。
   “吊路子”是充满神秘色彩,类似宗教人物的猎手,他们的工具是弓箭绳索,他们的方法是勇敢和符咒。
  “吊路子”每次狩猎之前,先要在家斋戒七天,静心独处,谢绝来客,用净水洗身,燃柏树枝熏烤,杀白鸡祭山神和祖师,食素,戒性事。七日后夜半悄然上山,以和山神商量好的数量,在野兽出没之处下好相应的套索,若决定捕五兽绝不下六索。然后回家,坐密室中念动“黑山咒语”,一夜之间山上野兽如同迷幻,自动地走进“吊路子”布好的套索,绝不落空。“吊路子”如此厉害,在羌人中也被视为凶煞,敬畏有加。
  “吊路子”的继承由师付暗中挑选,秘密训授,所学符咒绝不外传,不能暴露任何狩猎秘密,绝不用枪械,不妄取猎物,山神允话捕多少就捕多少。这种狩猎活动称为“黑山”,“吊路子”做起来也是极为慎重,绝不妄为。坐在羌寨碉楼的屋顶平台上,听一位脸上皱纹如同树皮的老者娓娓道平,烟袋锅子里的火星一明一灭,山风吹来,我的背上阵阵发凉。
   “现在寨里还有‘吊路了’吗?”我问。
    老者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向半山坡的一处碉楼瞥了一眼,没有说话。
    一个穿兽皮坎肓的身影闪进了幽深的巷道,背弯的像峭岩底下的那株老柏树。
    夜色像墨分配的潮水,弥漫了整个羌寨。我沿着碎石铺成的弯曲巷道,又走到了那座磨坊前面,一灯如豆,一位中年的羌妇在石磨前磨着苞谷,夜色里,石磨又成了石磨。



    我突然觉得那石磨是一座没有文字的碑,如同羌人没有文字的历史,只有岁月旋转的齿痕。当白天喧闹的游人走后,石磨又开始旋转,磨碎了香香的苞谷,磨碎了苦苦的荞麦。
石磨旋转,重复着旅游道具和生产工具的双重功能。
    历史不会再重复了。
    山寨旁十公里,县城中学里有一位叫做拓   金生的教师,写过这样的诗句:
    一个女人的高跟鞋
    踏响苦涩的稿笺
    待一切都疲倦以后
    又一颗真诚
    创出一块空白等待



    教师身份证上的名字叫李孝俊,俱有法律上的定义。拓  金生只是心中的一丝牵念,古羌的历史还能创出那片等待的空白吗?


    臧天朔《朋友》的沙哑吼叫中,羌笛杨柳,羌管悠悠已悄然逝去。



   我注定此生以摄影为业,我已经挎着相机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省份。
   历史在典籍里,现实在相机里。
   未曝光的胶片上是一块等待的空白。



二00四年一月三十日于六石佛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