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梅生的影像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77293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总把江山入画图

已有 2057 次阅读2009-1-1 19:13

  颐和园地区景观最早始于辽金时期。金代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金章宗引玉泉山泉水绕金山(万寿山前身)而过,形成原始山水格局。元代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在瓮山泊(昆明湖前身)北岸建大承天护圣寺。明代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明武宗在瓮山南麓修圆静寺,后明正德、万历诸帝陆续疏峻河道湖泊,建筑楼台亭阁,山水如画,规格略成。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帝为母亲六十大寿,筑园相庆。时值乾隆盛世,国泰民安,财力鼎厚,乾隆帝亲自主持,内务府及工部奉旨督造,匠人画师参与其事。循山依水,造化无穷,亭台楼阁,轩馆廊榭,寺庙桥坊散落其间。因地制宜,浑似江南,虽由人作,浑似天然。是时命名为“清漪园”。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清漪园惨遭焚毁。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此园,并以光绪帝之名颁布造园上谕。园成,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沿用至今。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慈禧光绪相继驾崩,新帝年龄尚小,将颐和园封存保管。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清朝覆灭,民国政府将颐和园作为私产交与逊帝溥仪。公元1928年民国政府将其收归国有,并正式对外开放。


  公元1998年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全体委员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一致通过决议宣布颐和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学描写与宫廷建筑


中国建筑在文学中,是一重要主要题。文学家写建筑,起于歌颂,止于教益,寄托的是自己的理想。如范仲淹写岳阳楼之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人掩卷沉思,一叹千年。
古典文学有“诗词歌赋”文体之别,“赋”尤以写建筑为重要主题,上至宫室殿堂,下至草庵茅舍,收尽笔下,尽抒胸怀,“境界”是灵魂。


  自两汉至明清,名作叠出。“赋”是考验文学家笔力的标准,可以不为,不可不能。连《金瓶梅》、《红楼梦》这样不入“正统”的名作,都搀以大量“赋”的文体,以炫耀作者功力。
文学史传之有序,读书人口传心颂,随手写来都是千古佳作。


  班固《两都赋》,左思《三都赋》,张衡《二京赋》,何晏《景福殿赋》,王勃《滕王阁序》,杜牧《阿房宫赋》,范仲淹《岳阳楼记》,白居易《庐山草堂记》,柳宗元《醉翁亭记》,刘禹锡《陋室铭》,袁枚《随园六记》,虽顺口成章,却挂一漏万。文学家描写的是建筑,抒发的是理想。建筑是文学家思想的书房。


  中国建筑在脱离了遮风避雨的功能性作用之后,已成为礼仪规制、人文理想的重要依托。没有内涵的建筑,难于存世。精聚思想的建筑,永垂不朽。


  一个拍摄中国古典建筑的摄影家,熟读大赋百篇,出手自然不凡,即使难于达致思想的高度,起码可以表达意境的深远。没有了意境与思想,拍摄建筑只能成为结构示意图。


  十年前,一雪后黄昏,西风劲峭掠过积雪的湖面,夕阳惨淡,昏鸦绕树,芦荻瑟瑟,雾雪茫茫。初摄颐和园,即是一幅江山长卷,景像万千,还未按动快门,心已沉入意境之中。


  自此,名园四季,徜徉其中,一亭一阁,一石一木,皆入画图,是痴山醉水,是诗料画题。


  春,桃花暖笑,古桥夕照。挂天际一抹流云,落碧水满湖残霞。不见了昔日王侯,只剩下小桃无主自开花,何处有皇家气象,真胜似桃源仙境野人家。我独行湖畔,漫步长堤,目之所极,虽无苏东坡西子西湖浓淡相宜之雅致,却有昆明湖野鸭成群,小鱼衔钩之野趣。若遇春雨潇潇,携一钓竿,坐对一池春水,任天上云卷云舒,看水面花飘花落,倒也宠辱皆忘,去留无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一代伟人毛泽东携诗赠柳亚子先生,只不知当年同盟会士,南社诗人,是否池畔观鱼,与春同驻。


  夏,初柳新荷,长桥卧波。对棋枰柳荫清坐,携古琴泽畔长歌。羡什么神仙境界,倒不如闲散生涯真快活。想当年太后驾临,对此景难掩破碎旧山河。叹百年沧桑,付与流水,意迟云在,难得昆明湖风流水面,碧荷凌波。逍遥蒲苇横塘,鸢飞鱼跃。偏爱月白风清,桥头沽酒,邀三五好友对月清酌,万千红尘全付身后,乃是今日神仙。“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倒映水晶帘”。乾隆皇帝撰此联只见蛾眉虹影,殊不知二百年后我等凡夫俗子桥边潇洒,月夜销魂。


  秋,烟水苍茫,雁过潇湘。起西风满天秋色,掠碧水一湖残荷,荡兰舟如渡浔阳,对此景江州司马泪痕多。真可怜一座空园,光绪帝变法无着莫奈何。秋心萧瑟,意沉沉山河物换星移,事如流水,风光灵秀。抬眼望蒹葭苍苍,芦花渺渺,沉醉清钟寒韵,晚菊经霜。醉归去冷落中秋,踏歌来日日重阳,寄情这人间天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范仲淹观此湖山,不知几度文思上笔端。又何惜洞庭秋色,山外斜阳。


  冬,乾坤惊寒,雾雪苍凉。柳丝瘦难系西风,长桥远冻煞夕阳,天地间寒鸦数点,山水间玉宇琼楼浸空濛。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周天寒彻。不知魂梦远前朝俯仰,何处帝王,还学陆放翁踏雪寻梅,放浪疏狂。登佛香高阁,烹一壶茶,任天宇澄清,顿觉心胸涤荡,看四野雪中游人,不知此处他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诗意萧索,不如我扫雪烹茶,余韵留香。


  逞着性子,写过这颐和园四季,学的是元人马致远的路子。除渺然如风逝去的古人,其情其景都是我在颐和园的魂牵梦萦。沉浸在这座园子里,真不知今夕何夕,此地他乡了。拍摄世界文化遗产,我非常看重“遗产”二字,此乃故去之物,你不站在古人的角度,无法体会其中意蕴,难免就是歪批戏说。
  用文学家的思想看待建筑。
  用建筑家的眼光看待历史。
  书也读了,文也写了,还怕拍照么?!
  摄影不过是一个手指头的劳动。


宫廷绘画与皇家园林


  中国建筑审美源于绘画,景自天成,画家意匠,人在画中游,尤以园林为盛。
  西方建筑审美濒于雕塑,突兀雄阔,英雄造世,境在三天外,堪以教堂观止。
  中国建筑是画家的世界,讲究章法布局,虚实相生,诗情画意,境由心造。
  西方建筑是雕塑家的世界,注重造型轮廓,纹理光影,遗世孑立,物由己出。
  中国建筑讲究群体呼应。
  西方建筑讲究个体造型。


  中国画家参与建筑设计,渊源已久,有据可查。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有西汉刘向所著《说苑》一书,记叙先秦故事:齐国筑“九重之台”,请画家敬君绘制“建筑效果图”中标,齐国又命其作“施工图”,耽搁日久,以致返家无望。


  此为文字记载画家作建筑设计师第一人,其后历代皆有记述。北魏蒋少游,隋唐闫立本,闫立德,人以画名,却官拜“将作大匠”,“工部尚书”,在政府里负责工程建设,其后展子虔,郑法士,黄伯仁,杨契丹,李诫,蒯祥,袁江,袁耀,历代画坛高手,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者,难以计数,乃是中国建筑界之传统。当今成为全人类共同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则由清末大画家庆祥主持设计,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绝笔。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以制度化的建制归于政府行政部门,起于宋代。宋代设置宫庭画院,以专业分工,特设“屋木”一科。“屋木”就是“建筑学”,虽然居于画学六科之末,却是最有实用意义的一科。后历代演变,成为“楼台界画”。元代蒙人执致,仅九十七年,废画院,画家多隐逸山林,建筑亦无特色。明代恢复画院,清代亦有如意馆。这两代的建筑遗留居于多数,每能从同时期的“楼台界画”中找到相应图例。


  颐和园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扛鼎之作,空前难计,绝后已成事实。试论颐和园之于绘画与雕塑的关系,兼及中西建筑之比较:


  其一构图:颐和园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由山至水,亭台楼阁,堤岛林木,殿宇廊榭,互相关连,层次分明,浑然画卷,是画家的思维方式。西方建筑讲究体量关系,空间比例,轮廓造型,满足于个体之完善,是雕塑家的思维方式。


  其二色彩:中国园林由画家设计,色彩即为绘画主旨,层林叠嶂,碧水蓝天,建筑融于其中,多为土木结构,远观施朱染碧,近看画栋雕梁,出于画作,成于园林,是天然图画,终又画图难足。
西方建筑由雕塑家的左右大局,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学已成为雕塑家的世传家学。若以概念而论,西方建筑无非是雕塑放大,材料以石材居多,以造型说话,色彩可有可无。


  其三呼应:中国园林将建筑隐于自然环境之中,呼天应地,计实应虚,参差六合。高远、深远、平远、次递展开,移步换景,生无穷奥妙。大手笔“借得山川入画图”,又成气象万千。从颐和园知春亭望西堤玉泉山,即为比例。


  西方建筑横空出世,独立苍穹,是英雄神话的象征。视周围环境而不顾,我行我素,人性解放的伟大宣言,佛罗伦萨大教堂,雅典卫城建筑群即是范例。
  中国建筑是散点透视。西方建筑是焦点透视。
  中国建筑是诗人的吟唱。
  西方建筑是哲学家的思考。


  站在更高理性辨析的角度去对比中西建筑之异同,摄影家的镜头就有了准确的定位。
按快门,不过是1/X秒的瞬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