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QQ讲谭 http://bbs.photofans.cn/?147189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讲座15-外景实习之测光

已有 13098 次阅读2008-11-23 12:14

081108我们到广州鹿湖公园外景实习,鹿湖属免费公园,那里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很值得去。摄影真是好,外出实习呼吸新鲜空气,又锻练身体,拍不拍着一回事,起码心身健康。
这次课主要讲怎样成象清晰,测光的技巧,曝光检查与布局造型。
大家准时集中后,我讲清了今天实习要点,大家先热身一下。
面对眼前天空、高楼、湖水,我们先练习一下测光。

经常很多朋友问我拍摄时用什么测光,或者说他自己用了某种测光方式但为什么曝光还是不准等等的问题。
趁这专题,我稍详细地说明一下测光的概念。
为什么以往胶卷时代这么讲究测光,那是因为拍摄时不能即时观看效果,现场拍摄对象有高调低调、顺光逆光、尤其艺术创作,各种千变万化的光照情况,单凭机上的测光根本不可靠,靠什么:靠理论,靠经验,靠预感对测光进行再修正。
以往,一个人花几千块钱用数天去天南海北拍摄,回到家后拿去冲洗,先不说艺术,单是曝光合理,便会卡住不少初学者。
现在数码时代,用何种测光方式(如矩阵、中央重点、点测光之类等等)无关紧要,因为今天数码机都有显示屏。测光是手段,目的是达到自己的曝光要求,现在摄影其曝光效果,都在机上马上能显示。
所以我认为,今天测光方式无所谓,关键是你懂得看相机显示屏,屏幕上图像显示亮了或暗了,马上修正曝光量再拍再修正,直至你认为明暗恰当为止,管它什么测光方式。

这概念老有人不太明白,我试举个例子说明。
假设你去买鞋,可能预先用绳子量,或用尺量,或用精密仪器量,不管何种方式,最后你去买鞋用自己的脚亲自试一下肯定比啥的测量方式都准确,最后拍板便以自己试过认为舒服为准。
以前胶卷时代,等于去买鞋不能用脚试,所以便要预先对自己脚的大小度量得非常准确,还要考虑多种变化误差,包括量脚时的身体状态,天气冷暖的物理变化,各厂家对鞋号码的误差值等,所以以前关于测光技巧的研究真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非常深入。我那时候教摄影,有关测光是非常重点的课程。因为胶卷拍完不能即时看,片子曝光OK与否全凭测光的水平,美国亚当斯也因为他发明的区域测光法而获世界众多摄影人的崇敬。

可是到了今天,终究是21世纪,摄影的测光概念完全是两回事了。现在一切以即影即有的相机显示屏为准,而且相机上还可变换曝光座标图(直方图),也可设置过曝溢出警告,如果你不嫌麻烦,更可以带台手提电脑在现场即时大屏幕观看。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摄影RAW模式的出现,它以原始数据记录,后期在家里可以毫无损失地作曝光调整,还可以拍多几张包围曝光,后期蒙板迭层……以上这么多保障措施,使现在的测光沦为到轻卑的地位。今天任何一个摄影人,在测光曝光问题上,完全可以做得比亚当斯要好,除非他对以上的操作技术陌生。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测光,而是你的眼睛对机上显示的图像在曝光准确、层次表现上的鉴别能力。如果返回我们买鞋的例子,就是你亲自用脚去试穿新鞋,松与挤你有感觉吗?如果你连松挤都分辨不出来,那是另一范畴的医学问题了。
如果问我喜欢用什么测光方式,一般情况,我用中央重点,最传统又最可靠,我推荐尤其初学者用这种方式。
那今天水平高的人和水平低的人,在测光上有啥差异呢?(前提是大家都懂得从机上屏幕鉴别曝光量)水平高的人测光时凭经验修正一拍便准确,水平低的人拍完看屏幕修正再拍再修正再拍,反复几次。其区别是所费时间的长短而已,一样都能成功。
而以前胶卷时代,其差別是水平高的人能拍到曝光准确的片,水平低的人可能拍了几卷曝光严重失误的废片。

回到现场,这里天空比湖面亮,湖面又比地面亮。为了成像质量,我用ISO200(我的机最低了),用RAW+基本JPG模式拍摄,后期分别以天空和地面为标准各调整一张。



再用PS蒙板合成,见图例8。

景深问题我己在别的专题曾专门讲到,作为实习,有机会还是还多练练。
假设我的构图是以笫一根柱子到最后一根柱子,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景深,景深与摄距成正比、与焦距、光圈成反比﹔笫二个要考虑的问题是焦点,对焦应该在被拍物的前三分之一,图例上大约笫二根与笫三根柱子之间。



我的实习其拍摄对象多是随机,你只要意识上把握了摄影元素与语言,什么景物的拍摄也就万变不离其宗。
很多人喜欢拍花,我也试一下。这花对于我来说,我从不关心这是什么花,这花美不美,我关心的首先是背景,这花白显得亮,背景深绿显得暗,而且干净,没多余干扰物﹔其次是花的布局很好,三朵成一团,一朵在右下,这样有聚有散,属标准的构图,这样画面洁净清爽,属好作业,但想有更大的突破就要打破传统了。





水的倒影,抽象且很强的图案装饰性。拍这类片在于启发我们,什么题材都可以成为好作品的,关键是你观察时是怎样的一种思维角度。

艺术创作满眼都是美、都是好题材。
大面积水面为背景,其亮度远高于主体植物,拍这类以往胶卷机不容易,因为正常测光后要增加很多档曝光。



叶子,小树林,可以的话,用脚架、低ISO、大景深,注意风吹叶子造成晃抖,这就是质素的保证。拍片的艺术思维很多,单纯的讲求高质素,甭管对象题材、否管摄影语言,一样是典型的艺术风格。以上说的美国亚当斯,其中很大部分题材就是这种很单纯的风格。









这样题材很多,都可以练习。











一个颜色的主色调画面,就单纯一个色,单纯一个属性的题材。

大反差的低凋,要学会观察,运用曝光,善于布局。







对着天空拍叶子,肯定大反差高调。注意叶子,有绿的有黄的,很多洞洞的叶子,弯弯弧线的杈枝,简洁的画面同时具有这么多变化,多么强烈的装饰美啊。
这类作品,放大成40寸挂在客厅,煞是清雅,又见品味。
现在不一定做传统放大,太贵了,可以拿去喷画,今天的喷画非常高质素,40寸约十多二十元费用。现在什么都贵,就这个便宜。



湖边,有母亲与小孩在捕捞着什么,湖面很亮,而人物因上方树林的遮挡较暗,当以人物为曝光标准,湖面便严重过曝变得全白,这样的预想与练习,对一个有能力用上单反机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一种基本功,如果连这个问题还老是含糊不清,那你确实愧对那台照相机了。

本讲座结束,谢谢浏览






我习惯用中央重点'测光时我很随意的乱测,再凭经验加两三档/关键是拍完懂得看屏幕/过曝便减'欠瀑便加再拍/我根本不管对哪里测/这是今天数码的特点/你问的是以前胶卷时代的老问题了。



RAW是原片,但要专用软件才能看'而JPG就很方便地直接在WINDOWS系统上看了/这样为了回家后容易检索、挑选



直方图你自己分折很对,拍一些比如高调或低调的片,直方图是难以鉴别准确的。
最准的鉴别,就是用自己的眼情看显示屏。至于室外光线强,那就用手遮挡一下显示屏吧。自己看惯自己的机,用一秒两秒便足以判别曝光准确否。室外光线强根本不会影响分辩,等于你看自己家的人,耀眼的光线与昏暗的光线毫无影响,因为看惯熟识了,自己人一动一行一看就知道。
除非你每次用机都不一样,都是陌生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