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QQ讲谭 http://bbs.photofans.cn/?147189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讲座31-透视

已有 9671 次阅读2011-3-14 16:17

透视的定义,我理解是:在一个平面上呈现出立体的空间感觉,这种技巧和表现效果我们就称为透视。
我们先看一张美术作品。作者是19世纪法国特罗扬。
在一张平面的纸上,我们能够感受到牛群从远到近走过来的一种纵深感。这就是透视的魔力。

如果破坏了透视,那该是怎样的画面效果呢?
我们看看19世纪法国塞尚的美术作品。
桌子和水果碟子都好像要倾斜倒过来的样子了。

他的另一张作品,右边原来远处的房子给拉近了,左边原来近处的房子给推远了。现在左右两边的房子显得大小不合比例。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把透视分为两大类: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
在绘画里,几何透视往往要经过严谨的数学计算来达到目的;摄影不用计算,摄影一按快门就能先天地获得这种效果。
几何透视以近大远小,精确的数学关系,使得在平面上获得错觉的三维立体效果。
这是柜子,因为线条的透视变形显得很有立体感。

这线条的变形很明显,明明是四四方方的矩形柜子,要靠这些变形才有立体感,这就是透视的原理和奥妙。

一排原本方方正正的建筑物,为了要在一张平面的纸上呈现出立体的纵深感,就要按画面红色的射线变形,这样看起来才感觉出街道与建筑物好像是立体的、有纵深感的。
几何透视是利用人眼的错觉把平面看成好像是立体。



再看几何透视的图例。

很明显的前大后小的变形。



有些人把透视叫透视畸变,我觉得这样的理解不准确。透视在平面上它的先天特征就是变形,没有变形就没有透视。透视只有程度大小,没有畸变与否。
所以有人说广角镜透视畸变,这不严谨。我们只能说广角镜的透视效果比较夸张,比较明显。
我们继续研究透视的第二类: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以近清晰远朦胧来获得立体效果。
下图是传统的以大远景来表现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的原理是因为空气在一定厚度上,所造成的朦胧感,景物越远,空气越厚,结果看到的景物就越朦胧。

这里我们研究怎样在有限的空间距离里,获得最大效果的空气透视。

例如,在一个普通房间的长度里,怎样表现空气的厚度,空气的弥漫感。
我们可以通过较明显的点光源进行拍摄。
首先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点光源。一盏灯、太阳、在整个房间里通过窗户或门口的光,等等,我们都可以看做是点光源。利用点光源,让对象处于逆光,因为点光源,产生衍射,衍射的结果就是被摄物的边缘受光强烈,造成了一种类似的空气弥漫感。
图例。从门射进来的光线我们可以看成是点光源,见绿圈。红圈是被拍物体,逆光拍摄。



我们一般不会直接用太阳光,因为太耀眼了。我推荐在房间里利用窗口的入射光去营造效果。

  






曝光以对象为准,则背景便严重过曝,这不用担心,我们就要这种效果。



电影里,拍类似树林的场景,很喜欢烧烟雾来做空气弥漫的效果,也就是这道理。
这里我也拍一张。有烟雾、又有水汽,更厉害。

学摄影学到这,我们理解一下学习方法。我们可以把这看着是一种手法,但上升到理论就要理解成空气透视。

用这样的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创作,就不单是学一种技艺,而是有方向地自己发掘更多的表现形式。否则碰巧的、糊里糊涂的、没方向的、没联系的、零碎的、偶然的、孤立的,学一种就懂一种。教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懂了,可一个梨子加一个梨子又不懂了。这就是科班学习和无师自通的区别了。

理论要来干嘛啊?学理论不是用来炫耀,不是用来哗众取宠,而是一种有序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理论做指导的人能稳定地出好片子,而且风格鲜明、个性强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高瞻远瞩,定位清晰,循序渐进地走好每一步。






回到我们的创作上,再一次证明,今天的摄影艺术,不在于它具体的题材内容,而在于它那多变的表现形式。
请朋友们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谢谢浏览。



对啊,你只有懂得透视,才能破坏透视。
达芬奇最早用透视,所以很伟大,塞尚破坏了透视,就更伟大。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塞尚是现代艺术之父。



注意,我这里讲的是艺术摄影。如果是新闻摄影,那又完全不同。摄影具有不用的特性与功能,而且区别大得厉害。
很快我们要搞一次纪实类的摄影比赛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