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吾爱吾佳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23356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走过婺源

已有 334 次阅读2010-6-28 23:55

江南三月,莺飞草长


  一直向往着婺源三月的春天,三月是江南最美好的季节,桃花靡丽,黄花翩蹁,杏花如雪,些微雨润湿了的青石路,江南的小女子纤巧的足绣花鞋,提一蓝玉兰花,走过这杨柳青烟,娇娇柔柔叫卖这一季的风情,当脑海里总浮现出这幅古典美景时,寻古探幽之情便油然升起.   春天的婺源果然不愧为中国最美丽乡村,这里一切颜色都仿佛被丹青描过一般,浓重而美丽,眼前跃然一副真实的国画。在崎岖蜿蜒状的油菜地间,恰好点缀着青砖、粉墙、黛瓦的小村落,被油彩渲染过的油菜地和美丽小村庄,真不知道它们谁是谁的风景,谁在为谁做陪衬?   当缈缈炊烟从小村子升起的时候,眼前的油彩画变得活灵活现起来,才发觉原来它们彼此要互相衬托,才会最协调跟最美丽起来。    眼前的美景不由让人想起邓丽君的那首《又见炊烟》来,“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又见炊烟升起,勾起我回忆。愿你变作彩霞,飞到我梦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 ”
 
“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美丽的场景总是让人熟悉跟亲切的,置身亦梦亦真的美景间,时光仿佛倒流凝滞在过去某个年代。
 
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据说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明清时代的徽式建筑几乎遍布全县各乡村。   明清时期徽商之富,称得上是“富可敌国”。清乾隆年间,仅徽州盐商的总资本就可抵得上全国一年财政的总收入,徽商财力雄厚,“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宇以敬宗睦族,筑牌坊以传世显荣”。其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徽派三绝”——牌坊、祠宇、民居等建筑实体中。   徽式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
屋檐都是砌两三层墙,远处看层层叠叠十分壮观,因为山墙状似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不但美观,而且可以防盗、防火。头墙直上屋顶,而且是最高的墙,这样厨房万一着火了,马头墙就可以起到隔绝火势的作用,不会祸及正厅、邻居。   徽商长期在外做生意不归家的缘故,为了家里老人、妇人和孩童的安全,也造就了当地特有的小窗建筑,当然在徽商眼里开小窗另一个含义则是聚财。   在古人赞徽商“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的背后,却是”徽商不蹲家,经营走四方“的漂泊和无奈,古徽洲起就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的说法,因为山地偏多,耕地偏少的缘故,乡民们因生活的压力而背井离乡外出做生意,民间有谚语形容:“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半”.   从古至今,一辈又一辈的徽洲人,为了生存从山沟里走了出去,其中,有的人衣锦还乡;另一些人虽然“频年江湖未忘归”,但却因时运不济,虽阅历沧桑,终至白发江湖,落魄终身,更多的人则漂泊于异乡,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立在人去楼空的院子前时,心里徒然升起”如何往事伤心,低徊欲对梅花说“的心绪了。   而徽洲的女人们则承担了更多的劳动和更多的相思…… 盼望自己的夫婿,早日能够归来团聚,徽洲女子汪玮玉曾作《鹧鸪天.听雨》叹“人寂寂,夜悠悠。天涯信阻暗凝愁,疏帘到晓檐花落,滴碎离心苦未休”。   另一女子程凤娥也曾作《长相思.信至》“思漫漫,恨漫漫,无限离愁指上弹,翠被怯春寒,对栏杆,倚栏杆,一纸家书仔细看,函露语平安”,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对远方心人的哀怨和相思。   那些外出的游子心中何尝又能忘记梦中的故园?梦里又不知多少次踏上家乡的那条青石板小路。客梦丝丝如缕,乡情悠悠似水,在游子的眼里那里能及得上故园的一草一木?借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摘,此物最相思。”   此情此景就连也是婺源人的朱熹也曾不无惆怅地吟道:“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   晓起村建在一条小河边,亭阁、老屋遮映在古老的樟树群中,做为典型的徽洲村落,水在晓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在徽商的眼里水就是“财”,所以村落必须要依水而建,而在村口和村尾响应建立起了堵水的水坝,寓意“截住财富”。   晓起从名字上就可以判断其是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据晓川《汪氏宗祠》载,“唐乾符年间歙县篁墩汪万武始居,因逃乱至此天刚破晓启明,而称晓起”    后来洪姓迁入,在离河上游两华里处定居,从此有了上晓起村和下晓起村。青山环绕,玉树成荫。一条清澈溪水贯穿古村,三两妇人在溪边浣洗,七八顽童水中嬉戏,难怪古人云“古树高低居,斜阳远近山,树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李坑村四面环山,两条山溪缓缓入村汇聚成一条小河,两岸建有民居门户相对,每户门前又各有一座石板桥,出门既可上桥,河边石板铺就而成的小路上,点缀着点点绿草和青苔,小桥、流水、民居相得益彰,活生生一副江南水乡的宁静景象。   当晨光透过晨雾映在古老的村落的时候,宁静小巷的远处传来了脚步声,接着公鸡的打鸣声,小孩的哭闹声,大人的呵斥声,猫狗的打架声汇集在村子的上空,稍晚吃早饭的时间,在屋角或桥头,男人和女人们端着饭碗,桥下的石阶上,则蹲着浣洗的女人们,用手中的棒槌敲击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眼前的李坑展现给人古朴美丽的一面,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本来只舍求得到一片树叶,没想到却得到了整个的春天”深深领略到博大精深的徽派建筑及文化。   在赣北这些属于古徽洲的古老村落里,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我们只是过客,被分隔在河的两岸,彼此都视对方为一道风景,就不知道这里赋有历史斑驳痕迹的古墙是否还会延续多久,它会被新时代的砖瓦替换吗?   对于这个问题,想起一个网友说过的:   “周庄也需要生长,有什么理由要求她永远停驻在沈的笔下?有什么理由要求她永远小桥流水、田园牧歌?有什么理由要求她永远蜗居在上一个百年?   没有理由你住在钢筋混凝土外加空调的房子里面,却要求这里的人们永远要透过长了青苔的木板缝看河上的小舟。没有理由你上下班乘坐电梯,却要求这里的人们永远踏踩着摇摇欲坠的木楼梯。
没有理由你坐着飞机拎着手提电脑却要求这里的人们在你掏出数码像机的时候还能够给你定格一个古典的平易。   没有任何理由。   我们总是奢望某个地方保留古典,保留清贫,甚至保留原始。可是,有什么理由你每天吃着中餐西餐大餐快餐却要求别人一代又一代地茹毛饮血?有什么理由你每天驾车上班敲击键盘拿钱走人纵酒狂欢却要求别人一代又一代地刀耕火种?仅仅是因为你信马由疆地跑到这里来撒欢儿忽然举起相机的时候,就可以指责这里的房子让你的取景框难以找到一个完整的古典?   是的,你腻了,你腻歪了那些高楼大厦,你甚至可以夸张地说你已经腻歪了整个城市,所以你才来这里看看。那么,请你在这里留下来,生活十年如何?
好,我可以停止指责,停止以“要求”这种不良的心态审视这一份又一份曾经完整的古典——难道这些美丽的古典不该保留吗?   当然应该,这个责任应该交给整个人类来承担,而不仅仅是“当地人”;应该有国家,有政府,有当地人群,还有你,还有我,那些个经常端着相机的家伙。”
 
可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这里的古朴能永远保持下去……
                           本文经《佳友在线》推荐 发表在《科技新时代》杂志05年一月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客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