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老沿口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12651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武胜县首届庖汤节节庆建议书

已有 808 次阅读2012-1-10 11:29

武胜县首届庖汤节节庆建议书


 


今年11月27日,毛加庆县长指示:“为提升武胜知名度,进一步聚集武胜人气,请武胜县政府驻渝办文林主任联络重庆商会,邀请武胜在渝乡友于元旦、春节期间返乡过庖汤节”。并指定由李应贵县长牵头,我辅助,搞一个方案,相关部门实施。通过对我县传统文化的调查,借鉴兄弟县市举办类似节庆活动的做法,结合武胜实际,制定本建议书。


一、基本思路


本届庖汤节的基本思路是:以立冬以后,腊月二十三以前,我县农家普遍存在的,杀猪后邀请亲朋好友现场品尝。有猪血汤,炒猪肝,炒肉片,川汤肉,萝卜片或水盐菜、风萝卜干、麻竹笋干炒坐敦肉,烧豆腐,焖凉粉,炸酥肉以及时令蔬菜等菜品组成的宴席。其间又有祭祀先祖、谈婚论嫁、畅叙友情、庆贺丰收、祈喜祈福、祈神灵护佑的传统活动,即以吃庖汤为形,以全面展示武胜宜居环境、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升武胜知名度为实,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认同度高的优势,在武胜打造有品位、有档次、有文化,集摄影、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传统婚庆,寿庆,过继等多种功能的传统文化名节。并在深度挖掘的基础上,积累素材将其申报为独具武胜特色的有档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庖汤节定位


充分利用武胜现有的民俗文化资源、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宜居环境,并以其为依托,注入文化内涵,使该节成为川内独树一帜的民俗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借势推动武胜的旅游业、房地产业和农产、水产产业的发展。因此,结合武胜的人文景观、自然资源以及传统文化的特色,将庖汤节定位确定对“一主二辅”的原则。


(一)以民俗文化吃“庖汤”为主


庖汤一词源于孟子“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娐”……其意为:杀猪之后不要忘了请没有条件吃肉、喝汤的人来吃上一顿。以后便演化成了早在汉代就在武胜广泛流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现象。即:立冬以后,天气渐冷,人们开始杀猪杀鸭、宰鸡宰羊、捕鱼捞虾,邀亲聚友、祭祀祖先、谈婚论嫁、畅叙友情、庆贺丰收、祈喜祈福,祈神灵护佑来年有个好光景,而这一切都是从杀猪吃庖汤开始的。因此,以“庖汤”为主,取名“武胜县首届庖汤节”,以后一年一届,可以弘扬中化民族珍视亲情、重视友情、眷恋“家”的传统,传承武胜庖汤文化。


武胜传统的吃庖汤也称喝庖汤,是农家在立冬以后,事先看好日子,推好豆腐,磨好凉粉,搓好拴肉的腕绳,盛猪血的木盆,备好美酒等,邀请自己的直系亲属、挚交好友,在自家的院坝里,将喂肥的猪现场宰杀,并在院坝附近挖上一眼灶,架上一口大锅烧好开水,在猪的后腿用利刀开一小口,用一根铁条(也称挺杆)沿小口捅进猪的体内,将猪皮与猪肉之间捅几道通气孔,然后退出铁条,沿小口吹气,一边吹气一边用木棒锤打猪身,直至整头猪充满气为止。此时,用绳子缚住气孔,将猪放入大锅内翻烫,并用铁皮做的刨子褪掉全部猪毛。然后,将猪上架剖开,取出内脏,割上猪肝、猪肉,立马煮、煎、烧、炒、焖、炸,做上一桌丰盛的庖汤席。斟上烧酒祭祖,然后请客上坐,大块的吃肉,大碗的喝酒。席毕,砍好送给亲朋好友的猪肉,拴上腕绳,再给未到的亲友捎上“杂包”(内装席间不带汤水的菜肴)。待客人走后,全家齐动手灌香肠,并将余下的肉抹上炒热的盐,放到缸内腌几天,取出用烟熏好,挂到房梁上,并不时拿到院坝里晒一晒,一是将腌肉、香肠等晒一晒太阳,消毒灭菌,二是晒一晒家人的勤劳和富足。接下来便是应亲朋好友的邀请,逐户吃庖汤,此过程要进行到腊月二十三供灶神日前。


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全县的一些重点乡镇的传统民居院内实施。如沿口镇的马家大院,清平镇的陈家寨,宝箴塞乡的段家大院,白坪乡的大屋基院子,飞龙镇的杨家院子,真静乡的书岩村,龙女镇、石盘乡的老街,这些地方交通较为方便,许多民居稍加维修,便能进行上述活动,当然,一些必要的设施设备、图片介绍、养猪户的组织、农家土特产如腌制品、牛肉系列的展销、农耕工具、传统食品的加工设施的陈列展示,或做成小商品出售。甚至还可以复制一批“山水岩崖墓群”出土的陶俑如庖厨俑,猪、牛、鸡、羊、马、鱼、兔等陶俑制旅游商品出售,也能向游客展示,早在汉代武胜就有庖汤文化了。


(二)以展示武胜民风民俗,采购武胜土特产置办年货为辅


1.展示武胜民风民俗


(1)在上述重点乡镇的民居内通过修缮陈列物品,用图片展板展示武胜传统“婚嫁”全过程,即提亲、媒说、访人户、看人户、定亲、交换生辰八字、合八字、定婚期、过礼、迎亲、坐歌堂、哭嫁、送亲、婚礼、婚宴、抬烧火佬、闹洞房、听私房、谢媒婆、回门、摆媳妇等。庖汤节期间也可在民居内进行上述表演,供游客参观、参与、摄影留念。还可以挖掘“寿庆”、“过继”文化进行展示。


(2)在上述重点乡镇的民居内陈列碾子、石磨、油榨、对窝、风车、水车、钉钯、锄头、镰刀、斗笠、蓑衣、铧犁、拌桶等农具,同时,展示农家常用的水瓢、风箱、火钳、柴灶、水桶、灰笼、渔网、渔笼、笆笼、背篼、老式床、桌、椅、柜等家俱和用具,并组织人员制作上述模型出售。


(3)农作体验。挖土、种菜、捕鱼、捞虾、喂猪、喂鸡、喂鸭,放牛、车水,学习竹编,打草鞋、编麻窝子。推磨磨豆浆、凉粉,拉风箱煮饭、烧菜,认订来年吃庖汤的猪肉、来年结出的新鲜水果等。


2.采购武胜土特产,置办年货满载而归


将武胜的土特产,特别是庖汤席上出现过的菜肴制成简介,并出售原料,或开发成方便速食品,如炒坐敦肉的风萝卜干、水盐菜、麻竹笋干,皮蛋、盐蛋,彩色凉粉、鲜豆花,炸酥肉,炸酥豆等。组织县内各大食品生产企业,腌腊制品厂在县城各大超市、上述乡镇的重点民居内出售腌腊猪头、尾、心、舌、肝、兔子、鸭(野鸭)、鸡(野鸡)、牛肉、豆腐干系列、新鲜农副产品。


三、相关参加单位职责任务(略)


四、后续工作谋划


1.开发一批与庖汤文化、农耕文化有关的旅游小商品出售,组织县内文人挖掘整理庖汤文化,娶嫁、寿庆、过继文化渊源,提炼精华,拍摄宣传片,制作展板、外宣资料。


2.策划预定庖汤席、预定在武胜重点乡镇、重点民居举行传统婚庆、寿庆、过继活动。


3.策划通过庖汤节邮购、邮寄武胜土特产方式,建立长期供应渠道。


4.在今后将建成的武胜博物馆内开辟专门的传统文化展示区,长期进行展示。


 


 


武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陈天宁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