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SLOTH_XL 树懒 http://bbs.photofans.cn/?19429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重回经典——从SP180到SP90的历程

已有 394 次阅读2010-9-19 21:08

我在微距镜头上走过的路说起来比较反常,从最初拥有腾龙的SP180,到将它出掉,又到想购入SP90……



购买SP180是在多年以前了,当时买了佳能的300D和17-40,觉得既缺少长焦头又缺少微距头。这时SP180上市,网上有人宣称它是如何强悍,德国的摄影杂志如何给它打高分,西平英生如何给它很高评价。我想它既是微距头,又是长焦头,买了岂不是一举两得?于是欣欣然掏出了钱包。



SP180确实满足了我的初衷,用它我展现了微小的事物,也捕获了远方的景象。



它的像质确实没话说。对焦很慢,在我用过的镜头中是最慢的,但这是微距镜头的特性之一,可以忍受。但这么一支规格很高的微距头竟然没有对焦限位开关就让我很气愤了,它的小弟SP90都有这种开关,真不知腾龙是怎么想的。


 


图1:我为SP180留下的廖廖身影之一,当时在乐亭菩萨岛等待日落,闲极无聊为它拍了一张。



 


图2:随后用它充当长焦头拍摄的日落。



 


图3:充当长焦头拍到的飞岛,SP180配300D,慢上加慢,挺不容易。



 


图4:SP180拍摄的照片3。



 


图5:SP180拍摄的照片4。



 


图6:SP180拍摄的照片5。



后来为什么将它出了呢?



第一是微距照片我拍得极少,入了XB IS之后,它的长焦使命也结束了,只能整年整年地躺在防潮箱中。



第二是我变得越来越懒。当年经常背着两机两镜加上脚架到处乱跑,也曾有举着1D2加上24-70 L加上540EX饿着肚子在车展上奋战一天的举动。现在就算到那些风景极佳的地方去旅游,也只愿用一个小包带上450D加17-40。


 


图7:前阵子使用D3S加大竹炮时留下的照片,它们真让我发怵。



 


SP180有近1公斤重,在我的眼中也是累赘。于是前阵子整理器材时,就将它和为它配的环闪随着其它器材一块出了。记得它的新主人是一位老先生,人很和蔼善良,肯定能善待它。



之后我踏实了一段时间。但微距头就是这样,你也许一年也用不上一次,但碰上需要时没它却很别扭,因为其他的镜头都不能替代它。



最近我就碰到了这种情况,于是就冒出了再买一支微距头的念头。



当然我不会再买回SP180或其他长焦微距头了。微距头中也有焦距很短的,我用过一些,其中的图丽35微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图8:我用图丽35微拍摄的照片1。



 


图9:我用图丽35微拍摄的照片2。



 


腾龙新出的SP60我也用过多次,它是一支很完美的微距头,成像、功能、外型都很棒,光圈还是目前在售微距头中最大的。


 


图10:我为SP60拍摄的“肖像“。



 


图11:我用SP60拍摄的照片1。



 


图12:我用SP60拍摄的照片2。



不过短焦微距多半都是APS画幅的,虽然我目前没有全幅相机,但不敢保证将来不会购买。而且我现在已有中短焦距的定焦镜头,短焦微距和它们在焦段有重复。



因此,我最终将目光放在了百微,也就是焦距在100毫米左右的微距镜头上。



这其实是微距镜头最经典的焦段。长焦微距头在拍摄等倍放大的照片时,视角较窄,背景物体较大,容易造成背景过于简单和环境不好交待的问题。而短焦微距头则相反,等倍放大时视角过大,背景物体更小更多,容易造成画面杂乱。而中焦微距头的视角和透视感正好合适。



在这个焦段佳能的红圈百微比较高端,但我它的印象一般。原来对它的防抖很感兴趣,在去年9月1日的发布会上一看到真机我就迫不急待地试了这个功能,结果发现即使打开IS,在微距拍摄时取景器中的画面还是晃来晃去。我看用它拍人像什么的防抖才能发挥功效。


 


图13:我拍摄的佳能百微冠红照。



 


后来又用了一段时间这支镜头,发现在成像上它的改进也不明显,至少它能拍出的照片其它同类镜头也不是拍不出来。看实拍照片,我也看不出它与其他镜头的有什么不同。



我们常说“微距无弱旅”,起点太高,它也确实不容易再有大的提升。我看它的身价,更多是体现在了做工、用料和额外功能上,国外一些知名的器材网站也持类似的观点。


 


图14:从MTF看红圈百微的优势也很有限。



 


现在我在选购器材已经不像当年那么发烧,不再一味地追求档次和亮骚,一切以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为最好。花三千块钱能达到目的,就不会为了发烧去花六千块花,毕竟自己不是有钱人。因此红圈百微就被我排除了。


 


我用红圈百微拍摄的照片1。



 


图16:我用红圈百微拍摄的照片2。



适马也有微距头,我用过其中的一些,不过什么印象也没留下。不是说它们差,而是它们没有能打动我的地方,因此也放弃掉。


 


图17:我用适马70微拍摄的照片1。



 


图18:我用适马70微拍摄的照片2。



 


最后我将目光放在了佳能的百微(非红圈)和腾龙的SP90上。佳能的百微是一支极出色的镜头,我看过一些国外摄影杂志的同类对比,每一次它都能名列前茅。SP90更是一支传奇的中焦微距,我用过它,除了镜身的塑料感强烈,其他方面都很完美,我做过它和SP60新头的对比,个人更喜欢它一些。


图19:SP90和SP60哥俩好。



 


像质佳能百微和SP90都很好,完全对得起我的水平和用途,Photozone网站甚至认为SP90更好一些,“In fact optically it is every bit as good, maybe even slightly better than the Canon EF 100mm f/2.8 USM macro。”



佳能百微强于SP90的地方有两个,一是超声波马达,二是内对焦。



超声波马达在微距对焦时一样会拉风箱,它对我没有吸引力。



内对焦使它的工作距离比SP90短了5.9厘米。为此我专门去野外试了试,看看这5.9厘米是不是更容易将虫子吓走。结果发现虫子对我更为敏感,很多时候我一走近它们就溜了,哪管我的镜头是长是短。



另外我有点担心腾龙镜头与佳能相机的兼容性,也就是跑焦问题。为此我借了SP90来试了试,结果让我吃惊,在7D和550D上它的合焦都十分精确。在家拍标尺是这样,在外拍很小食蚜蝇,十张中有七八张都能清晰成像。


 


图20:SP90拍微距时对焦准确率很高。



另外就是有人提到的色彩问题,对此我倒不在乎。首先,我没觉得SP90的色彩有什么不好。


 


图21:这是拍虫子时随手拍的荷花。



 


其二,我认为光线的选择、拍摄时的天气和构图时的颜色搭配更能影响照片的色彩,何况在数码时代,相机中有色彩风格可选,后期还能对色彩随意调整。相比之下,几块玻璃和几层镀膜对色彩的影响真是微乎其微。


最终,在我看来佳能百微和SP90并没有实质区别。价格上前者比后者贵了一千元,本着只为实际需要花钱的原则,我就倾向于SP90了。更何况它只有405克,外出时一点也不累赘,我喜欢!



别人烧器材是从低到高,我却要将SP180换成SP90,想想也挺感慨,于是碎碎叨叨地写出了上面的这些文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