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SLOTH_XL 树懒 http://bbs.photofans.cn/?19429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准专业核心 —— 探究佳能550D新功能

已有 1122 次阅读2011-1-8 09:52

EOS 550D问世已有一段时间了,许多媒体的测评也已刊出。如果你想看那种大而全的产品测试报告,网上有很多现成的。在这里,我们只想研究一下550D新增的一些内容,并谈一下亲身的使用体会。


 



图1:让我们来用用这款相机



一.图像传感器的身世。


 



图2:550D和7D的图像传感器。



550D刚发布时,我一看指标,哇!图像传感器的参数和7D的一样啊。它们的面积都是22.3×14.9毫米;有效像素都是1800万;单个像素的大小都是4.3µm;采用了相同的无缝微透镜技术;最大照片的尺寸都是5184×3496像素;感光度都是ISO 100~6400,都可以扩展到ISO 12800……



当时我很激动,认为550D使用了和7D一样的传感器。稍后有人(如dpreview网站)指出两者的图像传感器并不完全一样,又说不出具体的差别。



查看了一番资料后,目前的情况是这两款相机的图像传感器“非常一致”,区别仅在于7D的具有8条数据读出通道,550D的减为了4条。



加上DIGIC 4图像处理器也从2块减为1块,因此550D的连拍速度从7D的8张/秒降为了3.7张/秒,但仍较前身500D的3.4张/秒有所提高。



不过在连拍速度和有效像素共同提高的压力下,550D的连拍张数较500D有了明显下降。500D一次最多能连拍9张RAW或是170张大/优格式的JPEG照片,而550D仅能连拍6张RAW或34张大/优JPEG照片。



二.低感成像能力。



550D和7D的有效像素达到了1800万。使用低感光度时,理论上具有APS画幅单反的最高解像力。但它们的像素面积仅有4.3µm,密度在目前的单反相机中可能是最高的。



于是有人对它们的成像能力表示怀疑,具体说法是将照片放大到100%时成像较软。



为此我拿佳能的450D和550D进行了成像对比。450D的像素数约为1200万,在目前的单反中是很有代表性的。



我将两部相机依次放到三脚架上,使用相同的参数对如下场景进行了拍摄。为避免跑焦,利用液晶屏取景的10倍放大功能进行了手动对焦。照片为标准风格的大/优JPEG格式,感光度为ISO 100,关闭了高光色调优先等图像优化功能。所用镜头为EF 50毫米F1.4。


 



图3:低感成像实测照全图。


 



图4:低感成像原大截图对比。



从放大到100%的照片来看,在成像的结实程度和色调的过渡上,550D完全不逊于450D,而像素的增多则明显带来了细节分辨率的提高。看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传感器密度的增大并没有和像质的劣化划上等号。



至于高像素照片在原大下发软的问题,我觉得可能是高像素带来的高分辨率对于轻微的相机晃动或失焦有着放大作用,使图像的模糊变得更为明显。上面的实测证明,如果能避免晃动或失焦,高像素数的照片并没有发软。



高像素密度的另一个问题是“衍射极限光圈”,也就是说小光圈衍射造成的成像模糊在高像素传感器上更容易出现,高像素相机不能使用较小的光圈。



550D的衍射极限光圈的理论值是F6.8,450D则是F8.4。拍摄时我使用的是F8,正好突破了550D的极限光圈而没有达到450D的极限光圈。但从实拍照片来看,似乎这种现象并没有在550D上得到体现。



关于衍射极限光圈有一种观点:衍射带来的影响是渐进的,不会突然变得十分明显。事实上在光圈不是特别小时,即使进入了衍射极限光圈,高像素传感器还是能带来更多的细节。我认为这种说法很正确。看来对于550D的高像素密度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三.高感成像能力



从理论上说,传感器的像素越多,图像的噪点也会越多。佳能宣称550D搭载的CMOS继续使用无间隙的微透镜来提高取光率,还采用了新型光电二极管结构,提高了开口率(光电转换效率)。同时,对像素内部的晶体管进行了改良,提高了信噪比。这样既使像素更多,也能更好地抑制噪点的产生,还扩展了动态范围,在进行高感光度拍摄时也能获得丰富的层次表现。


 



图5:无隙的微透镜结构。



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使用450D和550D依次拍摄了如下这个场景,并截取了原大画面的局部进行对比。


 



图6:感光度测试照片。


 



图7:各感光度对比。



比较高感的成像表现,要观察与低感相比细节是否损失、噪点是否增多、色彩的反差是否下降……从截图对比来看,550D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无疑更好,看来佳能没有说空话。



以前我还使用7D拍摄过基本一致的场景,让我们来看看550D和它的对比。


 



图8:550D和7D的高感对比。



从实拍照片看,两款相机的表现十分接近,550D甚至能保留稍多的细节(请对比高低感的“本”字变化)。



我们知道无论是最高感光度还是可用自动感光度的上限,佳能的***D一向比**D和*D低,请看下表。但到了1800万像素阶段,550D的自动感光度上限竟然超越了1位数的机型7D,真是耐人寻味。



看来佳能对550D的高感表现很有信心,后出的550D至少不比先出的7D差。


 



图9:佳能APS-C单反的感光度进化。


 



图10:550D的自动感光度上限可设为ISO 6400。


四.测光系统研究



550D照搬了7D的iFCL测光系统,它的含义是智能+对焦信息+色彩信息+亮度信息。



这个系统有三大特点。第一,有两个感光层,能单独感应红光和蓝光,以纠正红色等的主体引起的测光偏差。


 



图11:双感光层的测光系统。



第二,将对焦点与测光区域对应起来,利用对焦位置和对焦距离信息来辅助测光。



图12:对焦点与测光区域对应。



第三,将测光分区从500D等的35个增加到了63个,并采用了全新的算法,能更好地平衡主体与背景的亮度。



为了试试这个测光系统对不同的颜色的反应,我在电脑屏幕上画了一个方块,让它依次显示为红、绿、蓝三色,并用450D和550D分别进行拍照。


 



图13:测试测光系统对颜色的反应。



结果两款相机对于红、绿两色的测光读数完全一样,而红色都比绿色的曝光量多了1又2/3挡。不同之处在于蓝色,450D蓝色的曝光量也多于绿色,而550D蓝色的曝光量与绿色一致。



看来新的测光系统对于蓝色有所反应,但没有像佳能所说的那样能调整红色的曝光,至少对于这个场景是这样。



我又找了几个比较极端的场景(见下图)分别测试了450D和550D,结果后者的测光普遍显得较为稳妥和保守,对高光有较好的保护。



佳能三位数的单反我用过很长时间,它们都有曝光过度的趋向,场景中有了一定的暗色物体,就爱加大曝光量,害得我得频繁地做曝光补偿或是改换测光方式。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了改善。


 



图14:深色主导的场景。


 



图15:浅色主导的场景。


 



图16:明暗各半的场景。


五.走在时代前沿的短片录制



在这方面550D也完全承袭了7D的功能,甚至还有进步。除了没有全幅的传感器,550D是目前短制录制能力最强的单反相机之一。
高达1920×1080/30帧和1280×720/60帧的高清拍摄能力;先进的H.264编码格式;在手动方式下可控制光圈、快门、感光度;专门的短片录制开始/停止键;可外接立体声麦克风;即时对画面进行自动亮度优化……这些都使550D走在了单反短片功能的最前列。


 



图17:新增了短片录制键和话筒插口。



550D新增了一个7D也不具备的短片裁切功能,就是对画面的中央进行裁切,直接进行640×480/60帧或50帧的标清录像。这时可以得到约7倍焦距的远摄效果,让你能即刻抓拍到远方的主体。


 



图18:新增了短片裁切功能。



图19:裁切短片的远摄效果。



除了常规曝光参数,拍摄短片时只要按下Q(快捷)键,还可以直接调整白平衡、画面风格、自动亮度优化、照片画质、短片记录尺寸和自动对焦方式。而在7D上按Q键只能设置自动亮度优化、照片画质和短片记录尺寸。


 



图20:拍摄短片时可即时调整多项参数。


六.宽屏显示器的本质



550D摒弃了数字单反传统的4:3屏幕,采用了新式的3:2比例,符合目前绝大多数单反的照片比例,也更利用于显示高清短片的画面。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开创潮流的做法,会有更多的单反跟进。



令人遗憾的是550D的屏幕是佳能的“清晰显示液晶监视器Ⅰ型”,而没有与7D和1D4看齐,采用“清晰显示液晶监视器Ⅱ型”。



Ⅱ型屏幕的最大特点是消除了液晶面板和保护壳之间的空气层,减少了光线的反射面。而550D的屏幕显然不具备这种结构。不知是为了节省成本,还是为了区分档次。



图21:佳能单反屏幕的不同结构。


 



图22:550D屏幕的详细结构。



不过550D的屏幕具有三层抗反光涂层、一层抗污氟涂层和一层防划硬膜,也是相当不错的。只是与500D的液晶屏相比,可视角度从170度降为了160度,不知是什么道理。



看到550D屏幕的表面有这么多涂层,我不由得产生了担心:许多人喜欢往相机的屏幕上贴保护膜,如果将来出于某种原因要将保护膜撕掉,会不会将这些涂层粘下来呢?而且这些廉价保护膜的表面肯定没有抗反射涂层,会加重相机屏幕的反光。
因此我认为大家以后还是别往相机屏幕上贴膜了。



除了以上方面,550D相对于上代机型的改进还有:

    曝光补偿的范围由正负各2 EV增加到正负各5 EV。
 部分按键变得更大、更扁、更好按。
 像7D一样增加了Q键。
 换用容量更大的电池。电量显示更精细。
 可以向照片的EXIF中写入版权信息。
 支持SDXC大容量存储卡。
 可以支持和设置Eye-Fi无线存储卡。
 支持HDMI-CEC控制功能,通过HDMI电缆即可利用兼容电视的遥控器控制相机的照片和短片播放。



在这里我们就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讨论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