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SLOTH_XL 树懒 http://bbs.photofans.cn/?19429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魅力依旧——重温腾龙18~200毫米f/3.5-6.3镜头

已有 5372 次阅读2008-7-21 17:27

  说起大变焦镜头,就让人想起日本的腾龙公司,它可是这方面的急先锋。

  早在02年初,它就推出了全幅的28~300毫米f/3.5-6.3镜头。05年,它又推出了APS画幅的18~200毫米f3.5-6.3镜头。近一两年,它又先后推出了带防抖功能的28~300毫米f/3.5-6.3 VC镜头和焦段更加惊人的18~250毫米F/3.5-6.3镜头。

  其中的18~200毫米f3.5-6.3虽然问世已经有些年头了,但与原厂镜头相比它的价格很有吸引力,成像的口碑也还不错。因此,对于那些追求方便与轻巧的影友来说,它仍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为此,我们特意发一篇以前的测评,供大家参考。

  轻便小巧

  这支镜头的全称为AF 18~200毫米 f/3.5-6.3 XR DiⅡ LD ASPH (IF) Macro,初次见面时马上觉得它的小巧和轻盈确实名不虚传。它的大小为73×83.7毫米,重量仅为398克,滤镜口径为62毫米,附带的花瓣型遮光罩也不大。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它都与那些普及型的标准变焦镜头差距不大。

  图1:本文主角及其对手适马18~200毫f/3.5-6.3 DC。

  当然,作为一支变焦范围高达11倍的镜头,这支镜头自然不会是内变焦设计。如果调到长焦端,其镜筒会多伸出来两段,镜身的长度就变成了148毫米。好在它并不太沉,拍摄时就算使用长焦端也不会让人觉得笨重。

  外出摄影时,用最小号的摄影包(只能装小DC的除外)就能将这支镜头和一个机身装载起来,背在身上那怕去爬山,也不会让你感到有什么负担。所以说它绝对是旅行拍摄时的利器。

  伸缩自如

  当然,轻便小巧只是一个方面,这支镜头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它超大的焦距范围。用在多数DSLR上,它的等效焦距是27~300毫米,涵盖了常用的广角、中焦和远摄三个焦段。也就是说除了一些较为特殊的题材,仅使用这支镜头你就可以完成日常与旅行中的绝大部分摄影工作了,从而实现所谓的“一镜走天涯”。

  这支镜头变焦环的行程不到45度,装在相机上左手的手腕小幅扭动一下,就能将其从广角镜头变为远摄镜头,反之亦然。完全免除了更换镜头的麻烦。

  试镜地点选择了北京的潭柘寺和戒台寺,这里既有封闭狭窄的寺院与殿堂需要借助于广角镜头的大视角,又有许多精巧的物件得用远摄镜头来捕捉细节。这正好能充分考验这支大变焦镜头。

  结果这支镜头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在这两处佛教寺院中大展身手,基本满足了在拍摄过程中对于焦距与视角的要求。

  在拍摄下图时,我的构思是将大殿房檐下的匾额与它前下方闪耀着绿光的枝叶叠加在一起,表现万物在佛光的普照下勃勃生长的佛家思想。不过在这个场景中,树枝离匾额较远,两者的高度也相差较大,取景时很难把握前后景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大小。我只能一边调整机位,一边不断地变换焦距。幸亏有这支大变焦镜头,在多次试验之后,我终于安排好了前后景,拍到了这张自己较为满意的照片。

  图2:利用大变焦的便利拍到的照片。

  我想如果是使用那些焦段较小的镜头,在改变机位时很可能还得不断地更换镜头。这种麻烦多半会使我放弃拍摄。

  还有这两张照片。我觉得大殿须弥座栏柱上的云纹十分精美,想把它拍下来。为了交待环境和安排后景,我使用了较长的焦距,以便在视觉空间上将石柱和它后面的建筑物叠加在一起。

  图3:同一机位利用长焦段拍摄的照片。

  拍完后一抬头,发现一个信徒正站在殿前诚心祈祷。于是我迅速将镜头从长焦段调到广角段,将人物和大雄宝殿高大的正面收入取景器,拍下了第二张照片。

  图4:同一机位利用广角段拍摄的照片。

  刚按下快门,这个信徒就走进了大殿。我想如果不是使用腾龙的这支大变焦镜头,等我在相机上拆下远摄镜头再装上广角镜头后,这个信徒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因此不要小看腾龙这只大变焦镜头提供的便利性,有时便利性也能决定你是能否拍到一张照片。

  这支镜头也有一些小问题。镜头上指或下指时,转动变焦环较为费力。自动对焦时对焦环会转动,对相机的持握和拍摄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好在对焦时前端镜组不会转动,不影响某些滤镜的使用。自动对焦时,它的动作较为迟缓,声音也较大。手动对焦时,对焦环转动起来较为生涩。不过它并是顶级的专业产品,我们就不要过分挑剔了。

  成像不错

  腾龙是制造大变焦镜头的行家里手,它的28~300毫米镜头当选过EISA年度镜头,这支18~200毫米镜头刚一问世也荣获了TIPA年度镜头大奖。不过在测试之前,我还是非常担心这支焦距范围超大的镜头的成像能力。

  拍摄了一天,在电脑前仔细察看了成果之后,我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这支镜头的成像还是不错的。

  在远摄端即使光圈全开,图像焦内部分的色散也十分轻微。成像虽然稍显松散,但要将照片放大到100%时才看得出来。把照片缩小,图像看上去就较为锐利了。比如用它的长焦端和最大光圈去捕捉树上的鸽子,在照片不放得很大的情况下,图像还是比较锐利的。

  图5:在长焦端即使光圈全开,成像也不错。

  在广角端,色散稍微明显一些,不过分辨率还说得过去。我没有刻意拍摄砖墙来检查这支镜头的桶变和枕变,但在所拍的照片之中,没有看出这两种失真对成像造成了明显的影响。这支镜头的色彩也不错,颜色较为浓郁,反差也不错。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支镜头的近摄能力。即使在200毫米端时,它的最近对焦距离也只有45厘米,而放大倍率也能达到1∶3.7。因此在戒台寺,我能拍下铜香炉上精美而细小的飞龙浮雕。

  图6:200毫米端的最近拍摄距离仅有45厘米。

  更为难得的是使用最近对焦距离拍摄物体的特写照片时,即使是光圈全开像质也十分出色,细节的表现力出人预料。看来腾龙专门在这支镜头的名称中加入“Macro(微距)”的字样,完全不是虚张声势。

  图7:用最大倍率拍摄的飞龙浮雕。

  这支镜头的成像也有让人不太满意的地方。在实际使用中,只要对着太阳逆光拍摄就很容易出现光斑。

  另外就是焦外的成像。背景中的物体较大较为简单时,它的虚化能力还看得过去。如果背景中的物体较为细小和杂乱,焦化成像的“二次性”就较为明显了。当然在这种大变焦镜头上谈论背景虚化同样是十分过分的。

  总结

  在携带的轻巧和使用的便利上,这支镜头表现得让人无可挑剔。无论是作为普通爱好者日常使用的主力镜头,还是作为发烧友的备机镜头或采风镜头,腾龙的这款产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在成像上,它的表现也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如果不做大幅出片,仅是在电脑上看看照片或是打印A4以下的图片,这支镜头的成像会让你感到十分惊喜。

  指标参数:

  焦距:18~200毫米。

  等效焦距:27~300毫米(1.5转换系数)。

  最大光圈:f/3.5-6.3。

  最小光圈:f/22。

  视角:75- 8度。

  镜片:13组15片。

  光圈叶片:7片。

  最近拍摄距离:全程0.45米。

  最大成像倍率:1∶3.7。

  长度:83.7毫米。

  最大直径:73毫米。

  重量:398克。

  滤镜口径:62毫米。

  卡口:佳能、尼康、美能达、宾得。

  附属品:花瓣形遮光罩。

  参考价格:3450元。

  查询网址:www.tamron.com.cn

  附:大变焦VS大变焦

  目前市场上与腾龙这支镜头价格和规格都比较接近的产品是适马的18~200毫米f/3.5-6.3 DC。为此在测试我们还找来了适马的产品,对两者进行了直接对比。

  从外观来看,两者极为相似。体积上适马的稍小,重量上腾龙的稍轻,其他如焦距范围、镜组镜片数量、光圈大小与叶片数、最近对焦距离、滤镜口径等两者竟然完全相同,不过在成像倍率上腾龙较大。

  两者焦距虽然完全相同,但在广角端两者的视角竟然有较大的差距。适马比腾龙的小了5度多,令人费解,无怪有人认为适马的这支镜头焦距标有“缩水”现象。

  图8:全图对比。左为腾龙镜头,右为适马镜头。

  图9:100%原大对比。左为腾龙镜头,右为适马镜头。

  在成像上两者分别不大。腾龙的颜色真实一些,反差也不错,较讨人喜欢。适马的颜色偏黄,但成像的分辨率稍高一些。对此可以参见上面的照片。

  对比照片用135毫米焦距拍摄,所用相机、机位和拍摄参数完成相同。



  其他照片:

  图10:本文主角的实拍照片。

  图11:本文主角的实拍照片。

  图12:本文主角的实拍照片。

  图13:实拍照片 - 檐上几株草,植根非不高,寒霜经过后,已先百卉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