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SLOTH_XL 树懒 http://bbs.photofans.cn/?19429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标头也要高档化——试用适马50毫米F1.4 EX DG HSM镜头

已有 54369 次阅读2008-9-17 12:12

  快递把这支镜头送过来时,我打开包装对它做简单的检查。转动对焦环时,一种舒适而又熟悉的感觉传进了我的指尖:无论处于自动还是手动方式,对焦环都在顺滑、安静、没有什么机械磨擦感地旋转着。到了对焦行程的尽头,阻尼感变化了一下之后,对焦环又能无声地转动下去……

  没错,这是环形超声波马达带来的感觉,这支镜头使用了目前最高级的驱动机构!看来对于适马来说,它一定是一支用心制作的高档镜头。

  查了一下资料,适马在各个场合都在宣扬它的如下特点:使用了玻璃模铸的非球面镜片,可以有效地修正像差;提供锐利和高对比度的成像表现,即使在光圈全开时;使用了9枚叶片的圆形光圈,可以得到漂亮的焦外虚化影像;内置环形超声波马达,实现了快速、安静的自动对焦和全时手动对焦……

  读着读着,我突然觉得这些语句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想了一会,我打开了佳能的镜头专著《EF LENS WORK》,在介绍EF 50毫米F1.2 L USM镜头时,佳能说的也完全是这一套。

  这些特点,都是别家的50毫米F1.4标头不具备或是有所欠缺的。看来适马设计和制作本文主角,完全是以佳能的标头镜皇为标杆和对手的。它的价格约为3760元,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与原厂的F1.4标头相比售价过高。其实你应该拿它和标价过万的佳能50毫米F1.2相比,这样看来它还是相当超值的——至少适马是这么认为的……

  外形和操作

  在标头流行“饼干化”的今天,本文主角的口径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达到了77毫米。这么大的口径,通常都是专业级别的24-70 F2.8、70-200 F2.8或16-35 F2.8等镜头才会使用,因此许多人觉得本文主角会像它们一样庞大。其实本文主角虽然很粗(直径84.5毫米),却十分短(长度仅为68.2毫米),就算装在小巧的佳能450D上,我觉得也不显夸张。

  小型的标头有时被称为小痰盂,我看本文主角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大痰盂。当然,与同规格的别家标头相比它还是要大一些的,这里借用一张dpreview的贴图供大家参考。

  作为适马EX系列的专业产品和价位接近四千的标头,本文主角的做工是没有问题的,至少我没挑出什么毛病。虽然没有使用金属镜桶,但因为镜片较大,内部的用料可能也比较扎实,因此拿在手里它显得沉甸甸的。加上短粗的身材,无论是看在眼里还是拿在手中,它都能给人一种十分结实的感觉。


  它对焦环的行程约为90度,端起相机时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正好能很自然地握住对焦环,很舒服地进行手动对焦。

  它的对焦环转动起来十分顺滑,但与佳能L头的USM对焦环相比要重手一些。自动对焦时它的速度很快,但与基本无声的佳能L头相比,你还是能听到一些动静。不过无论是手动对焦的手感,还是自动对焦时的安静程度,本文主角的表现都要比使用微型超声波马达的佳能50毫米F1.4好。

  自动对焦时它的对焦环和前后端镜片都不会转动。它采用了“假内对焦”设计,就是对焦时镜身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但前后镜片都会在镜桶内移动。因此你最好在镜头的前端加装一片滤镜,防止镜头内部进灰。

  我试用的这支镜头有一个问题,就是对焦开关位于手动方式时半按快门也会自动对焦,看来它不但提供了全时手动对焦功能,还提供了“全时自动对焦”功能。开始我以为是与它相配的佳能450D型号较新,在兼容性上有一些问题,但我将它装到古老的300D相机上,情况仍旧。看来这支厂家试用镜头经过无数媒体的蹂躏出现了一点小故障。好在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测试工作。

  视角

  50毫米镜头能提供接近于人眼的视角,如果装在APS画幅的相机上,其视角与装在全幅相机上的85毫米人像镜头大致相当。所以说,无论是用于全幅相机还是用于APS画幅相机,这支镜头的特点与作用都是很鲜明的。

  在拍摄成像对比照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装在同一台相机上,这支镜头的视角比佳能50毫米F1.4的要大,不管是对焦于无限远还是对焦于近处。

  查了一下官方资料,佳能与尼康所有50毫米标头用于全幅相机时的视角都是46度,而本文主角达到了46.8度。找个软件计算了一下,焦距为50毫米时,准确的视角应为46.79度。难倒佳能、尼康标头的焦距都不标准,都长出了一截?谁知道答案?

  成像

  重申一下,测试照的拍摄使用了三脚架、遮光罩(暗角和眩光照除外)、反预、标准照片风格和最佳JPEG格式,未用任何滤镜。拍摄成像和畸变等的样照时尽量保证镜头光轴与主体立面垂直。每种设置拍摄两张照片,选用表现更好的那一张。后期除部分照片缩小外未做其他处理。这仅是我个人所做的简单测试,方法称不上完美,仅供大家参考。

  各光圈截图取自全图中的红框部位。




  在中心部分,虽然光圈全开时成像较为松散,但收小一挡光圈就有了很大的改观,到F2.8时画面的分辨率就已经相当好了,甚至略优于F8。dpreview网站得出的结论也是该镜在F4-F5.6时表现最佳,从F8往后,衍射对于成像的干扰就越来越严重了(参见http://www.dpreview.com/lensreviews/sigma_50_1p4_c16/page4.asp)。这支镜头的最小光圈是F16而不是常规的F22,看来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在各挡光圈下,边角部分的分辨率与中央部分相比都稍有差距。

  至于反差,小光圈的表现与大光圈相比并没有明显的衰减,这让人感到有点惊喜。因为我之前测试的镜头,随着光圈的收缩,画面的反差通常都会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时我们使用的是APS画幅的相机,估计在全幅相机上,边角部分的成像会有进一步的下降。

  成像对比

  我们拿本文主角与佳能50毫米F1.4进行了对比。为了避免大光圈时极浅的景深和跑焦对于成像的影响,我们使用了450D相机的屏幕取景功能,将图像放大到10倍用手动对焦完成了拍摄。

  图10:成像对比全图。

  图11:成像对比截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圈全开时,本文主角的表现确实要好一点,佳能标头的成像较为松散一些。而在其它各挡光圈,二者的差别微乎其微。



  适马一再强调这支镜头在光圈全开时也有不错的成像,我们和国外一些知名网站的测试都证明了这一点。其中photozone网站的结论是“在F1.4时,中央和边沿的分辨率就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水平,这是非常不寻常的”(参见http://www.photozone.de/canon-eos/392-sigma_50_14_canon?start=1)。而dpreview网站则写到“在全幅相机上使用大光圈时,50mm F1.4 EX DG HSM没能真正做到让整个画面都保持锐利,不过与我们测试过的50毫米F1.4镜头相比,它的表现已经非常、非常好了”(参见http://www.dpreview.com/lensreviews/sigma_50_1p4_c16/page6.asp)。

  色彩

  由于照片的色彩在后期是可以灵活调整的,我们在测试镜头时通常不涉及这个方面。但是佳能的50毫米F1.4据称拥有十分中性的色彩表现,按佳能的话说就是“色彩平衡在事实上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参考数值相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忍不住拿本文主角和它做了对比。

  图12:色彩对比。

  从图中看出,在色彩的浓郁程度和质感上,两支镜头的表现极为接近。不过与佳能标头相比,本文主角的画面略微偏青(看看书后木板的颜色和杂志封面的白字标题)。在成像和暗角的对比照中也能发现这种色彩差异。

  畸变

  图13:畸变表现。

  从图中看存在轻微的桶形失真。

  暗角

  图14:不同光圈的暗角表现。

  即使是用于APS画幅的相机,在光圈全开时依然存在面积较大的暗角,不过在光圈收到F2.8时,暗角基本就消失了。

  这支镜头拥有超大的口径,它的暗角表现一开始让我感到有点沮丧。不过在拿它和佳能标头做了对比之后我就释然了,因为与后者相比它的表现还算是好的。

  图15:暗角对比。

  如果用于全幅相机,暗角的表现会更为明显。由于手头没有全幅相机,我们没能进行这项工作。根据dpreview网站的测试,在全幅相机上全开光圈,本文主角的边角亮度与中央相比会下降2EV,而佳能和尼康F1.4标头的边角失光量均为2.7EV.



  眩光

  图16:眩光表现。

  在光圈收到最小时右下角出现了一块光斑,但是我认为这支镜头的眩光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因为无论在最大还是最小光圈,在太阳的周围都没有出现大片的白光,以至于减弱画面的对比度和色彩。

  焦外成像

  大光圈标头对于大家的意义一是能实现弱光下的拍摄,二是能对背景进行强烈的虚化。为此我们专门测试了本文主角的焦外表现。

  图17:焦外成像对比。

  看来9片的圆形光圈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光圈很大时,背景中的物体能被较为柔美地化开。收小光圈时,右上角天空中杂乱的树枝和树叶表现得也不算难看。

  我们的结论

  各大相机厂家的50毫米F1.4标头不少都有一些年头了,在数字影像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都显出了一些老态。在成像、驱动方式和针对数字相机的优化等方面,适马的新标头都表现出了一些优势。在做工方面这支镜头也完全不落下风,在photozone针对机械品质的打分中,这些同规格产品的成绩分别是佳能4星、尼康4星、索尼3星半、宾得3星半和适马4星。

  适马标头的价格虽然较贵,但在没有原厂新标头问世的情况下,它仍然不失为物有所值的选择。

  实拍样张

  均使用大光圈拍摄于室内的弱光环境,保留了EXIF信息可供参考。









  实拍样张

  均使用大光圈拍摄于室内的弱光环境,保留了EXIF信息可供参考。









  实拍样张

  均使用大光圈拍摄于室内的弱光环境,保留了EXIF信息可供参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