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SLOTH_XL 树懒 http://bbs.photofans.cn/?19429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本质提升 —— 试用索尼ECM-CG50麦克风

已有 1838 次阅读2011-9-5 16:19


本文的主角很有趣,它不是我们经常试用的视频工具,而是一个音频工具,这就是索尼的ECM-CG50麦克风。



摄影圈内的人本来只会与图像打交道,不过随着短片拍摄功能出现在数字相机中,大家也开始尝试录制视频短片,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涉足声音信号的采集与编制。为此,索尼公司集多年设计与制造广播级影音器材的经验,特意为旗下的新型单反数字相机及摄像机推出了这款配套的产品。





图1:本文的主角索尼ECM-CG50麦克风。



产品简介:



我们日常在唱歌等时候也会用到麦克风,但它们绝大多数属于动圈式麦克风,而本文主角与它们不同,属于电容式麦克风。
所谓的电容式麦克风,是指其内部的振膜紧贴一块固定的极板并形成一个电容。当振膜被声波振动时,它会带来电压的变化,最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子信号并输出。





图2:电容式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而动圈式麦克风的振膜连接着一个线圈,里面还套着一块磁铁。当振膜被声波振动时,线圈会被带动着在磁场中运动,产生不断变化的感应电流,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子信号。





图3:动圈式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由于不用带着线圈一起振动,电容式麦克风的振膜更加轻巧。因此在对于声音的拾取上,它的灵敏度更高,频率响应范围更大,瞬时响应速度更快。



像本文主角的灵敏度为-48 dB/Pa,频响范围为40 Hz~20 KHz,信噪比为18 dB,动态范围大于80 dB,最大声压级大于100 dB,都是不错的指标。



由于不存在线圈和磁铁,电容式麦克风也比动圈式麦克风更加轻巧,比如本文主角的重量就只有85克(不含电池),直径约为21毫米,长度约为261毫米(不包括连线)。



以上优点使电容式麦克风更适合于在摄像时拾音。不过由于制作复杂,电容式麦克风通常比动圈式麦克风更贵,顶级专业产品的价格会在万元以上甚至更贵,身价并不比顶级的镜头低。




而从外形上看,本文主角很像是一截木棍或是枪管,因此也被称为枪式麦克风。





图4:不包含任何附件的本文主角是不是很像一截枪管?



这种麦克风的外部是一段金属管,管内开有沟槽并贴有吸音材料。这样来自于前方的声波很容易沿着金属管传到管底的振膜上,而来自于侧面和后方的声波则会被金属管和吸音材料阻挡和吸收。



因此枪式麦克风在拾音时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它能很好地拾取正前方的声音并隔绝周围的其它声音。这种特性很像是中长焦镜头——利用较窄的视角排除周围的杂物,专门捕捉正前方的主体。



正因为如此,这种麦克风很适合于在摄像时进行同期录音。它可以清晰地收录所摄对象的对话或其他声响,同时又不会混入周围的各种环境杂音。





图5:本文主角的拾音特性图,对前方的声音最为敏感。



安装使用:



电容式麦克风必须要有供电才能工作。在专业录音领域一般通过调音台、麦克风放大器或是录音机来提供专门的“幻相”供电,本文主角则使用一节5号电池作为电源。拧开它的后部,就可以找到对应的电池舱。
它并不费电,使用一节5号碱性干电池就可以连续工作900个小时以上。





图6:本文主角的电池舱。



这个麦克风上还有一个开关,用于开启和关闭电源。这个开关上还有一个低切挡,用于触发麦克风内的低频滤波器,以便消减刮风、震动和空调等带来的低频杂音。





图7:麦克风上有一个三挡的开关。



索尼还为本文主角免费提供了众多的附件,包括麦克风架、麦克风隔离垫圈、热靴转换器和挡风罩。





图8:本文主角及其附件。



其中麦克风架的上部有一个夹子,可以夹住裹上垫圈的麦克风。下部是一个标准的ISO 518热靴接口,通过它可以将麦克风固定到摄像机或是相机的顶部使用。




这个架子是专为麦克风拾音设计的,上面使用了很多软性橡胶部件,加上同样为软性橡胶的垫圈,工作时可以抵消来自于摄像机或相机的震动噪音。





图9:麦克风架和垫圈上有许多软性橡胶(红点所在部分)。



我们知道索尼相机沿用的是美能达的iISO热靴接口,这是一种非标准的独有接口。为将本文主角及其架子安装到索尼相机上使用,就需要使用随机所带的热靴转换器。先将转换器插到相机热靴上,再将麦克风及架子安装到转换器上即可。





图10:架子的底部和热靴转换器(图中展示的是同一个转换器的上下面,由于没有电子触点,它更应该被称作是“冷靴”转换器)。





图11:架子和转换器的安装示意图。



本文主角所配的挡风罩为同期录音中经常采用的毛绒挡风罩,它的上面密布着灰白色的长纤维,很像兔子的尾巴。录音时将它套在麦克风的前部,即可消除风噪或是讲话、唱歌时产生的喷气声。





图12:装好全部配件后架在相机上的本文主角(相机下的小三脚架不是其附件)。



另外,这个麦克风架的底座是可以旋转的。也就是说本文主角架在摄像机或相机上时,它的指向不一定与镜头一致。比如你可以将镜头指向前面,而将它指向侧面,以便记录某个特定方位的声音。





图13:麦克风架可以360度水平旋转,让本文主角指向任何方位。




测试说明:



现在进入实测环节,我们要对比使用相机麦克风和本文主角的声音差异。做法是利用索尼的α33单电相机拍摄短片,然后在电脑上将获得的MTS文件导入索尼的Vegas专业影像编辑软件,对音频轨的信号和电平进行分析。



由于本文主角不是立体声麦克风,我们在Vegas中对α33记录的立体声音轨进行了声道混合。



进行音频记录和分析,最好是在专业的录音棚中进行,以便杜绝环境杂音和反射声。由于条件所限,我在自己的居室中进行了相关测试,好在这与普通用户的使用环境比较吻合,仍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图14:利用索尼的Vegas软件进行音频分析。



对焦杂音实测:



利用数字相机拍摄短片,相机的对焦声、操作声和防抖装置的工作声音都会被其内置的麦克风记录下来,干扰你对同期声的利用。解决办法就是使用外置的独立麦克风来完成录音,以便削弱相机的各种工作杂音。



为此我分别使用相机麦克风和本文主角拍摄了两次短片,其间让α33反复进行自动对焦,然后进行曝光补偿操作。





图15:测试相机杂音的工作照。对着白墙拍摄,α33就会“拉风箱”了。



之后进入Vegas,对比音频轨的信号。由于我们的测试文章中不能插入音频文件,我对Vegas的波形显示和电平记录做了截屏,放在下面供大家参考。





图16:使用机内麦克风记录到的对焦声和转轮声。



上图中前面振幅较小的波形是自动对焦声,后面振幅较大的波形是曝光补偿时转动相机拨轮的声音。其中对焦声的最大电平为-24.6 dB,如图右侧的电平表所示。而拨轮声比对焦声响得多,最大电平达到了-6.4 dB。





图17:使用本文主角记录到的对焦声和转轮声。




使用本文主角时,仅看波形我们就可以得知短片中录下的相机杂音要小得多。其中对焦声的最大电平为-30.5 dB,而拨轮声的最大电平仅为-19.0 dB,从听感上说要比机内麦克风录到的小1倍以上了。



看来在避免相机工作杂音对短片同期声的干扰,使用本文主角会十分有效。



α33拍摄短片时可以使用防抖功能,它产生的杂音很微弱(打开防抖后音轨电平增大0.6 dB),是否使用本文主角区别极小,这里就不对比了。



要避免对焦声,另一个做法是进行手动对焦。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种操作太困难和麻烦了。而且α33的独到之处就是在拍摄短片时还能进行迅捷的相位自动对焦,不使用它有点暴殄天物了。


 



灵敏度实测:



这次将α33放到电视前,用高清播放器反复播放同一段节目,分别利用机内麦克风和本文主角拍摄短片,然后进入Vegas进行对比。





图18:灵敏度测试工作照。



 




图19:使用机内麦克风记录到的电视声音。



 




图20:使用本文主角记录到的电视声音。



我们看到使用本文主角录音时,波形的振幅比使用机内麦克风时明显要大,电平峰值的差距为3.6 dB。这说明后者对声音的灵敏度要高于前者。



不光如此,使用本文主角录制的声音听起来感觉声场更近,更真切、丰满和生动,这应该归功于它更宽的频响范围和谐波拾取能力。


 



指向性实测:



这次的方法和测试灵敏度时一样,在相同的距离上拍摄电视的同一段节目,只是把α33和本文主角从正对电视的方向偏转了90度,让它们侧对着电视。Vegas显示的波形和电平如下。





图21:使用机内麦克风侧向记录到的电视声音。



 




图22:使用本文主角侧向记录到的电视声音。



和上面正向录音的音频信号相比,使用机内麦克风侧向录音时电平的峰值下降了0.8dB(-20.9 dB减-21.7 dB),说明机内的麦克风也有一定的指向性。而使用本文主角侧向录音,电平的峰值下降了1.2 dB(-17.3 dB减-18.5 dB)。



由此看出本文主角的指向性比机内麦克风更好,因为侧向和正向录音之间的电平差距更大。



这是在普通居室内录音的结果,光滑墙壁的反射会增大侧向拾音时的声响。相信在空旷的室外或是具有吸音设计的录音棚内,本文主角的指向性会显得更加突出。





低切效果实测:



现在测试本文主角低切开关的效果。我用它对着电脑的机箱进行录音,分别关闭和开启这个开关进行对比。





图23:关闭低切开关的波形和电平峰值。



 




图24:打开低切开关的波形和电平峰值。



我们看到,虽然我电脑主机的噪音不算大,但打开低切开关后,所录音轨的电平还是从-39.2 dB降为了-40.8 dB,而且在听感上低频的嗡嗡声明显减弱了许多。



看来对付那些持续性的低频噪声这个开关还是十分有用的。


 



挡风罩测试:



当天外面没什么风,我就用嘴对着本文主角吹气并故意“喷麦”,以此来检测挡风罩的效果。





图25:不安装挡风罩时的波形和电平峰值。



 




图26:装上挡风罩时的波形和电平峰值。



使用了挡风罩之后,可以极为明显地削弱吹气和喷麦带来的“暴表”噪声。而且喷麦时只会听到我口中发出的呯呯声,空气直接撞击麦克风的声音几乎消失了。





VCT-55LH支架:



我这次试用的ECM-CG50麦克风还带有一个索尼原厂的支架,型号为VCT-55LH。当相机的热靴被闪光灯或摄像灯占用时,你可以把它拧到相机底部的脚架螺口上,然后把本文主角安装到它的热靴卡口上使用。





图27:利用支架使用麦克风的情形。



你也可以把本文主角安装在相机顶部,利用同步线把闪光灯安装到这个支架上。我认为这样更好,因为从侧面打光能让主体看起来更有立体感。





图28:换位使用麦克风和闪光灯的情形。



我觉得这个支架倒是很适合于闪光微距摄影。它的设计十分巧妙,通过三个螺丝和开槽可以调节出多种支撑形式,使你在户外拍点花花草草或是虫子时能很方便地布光。





图29:VCT-55LH支架提供了多种组合和支撑方式。



而且它不愧是大厂出品,做工极佳,看着就让人喜爱。它可能接触相机的部位都包着橡胶皮,拧紧螺丝后各部件咬合牢固,不存在任何松垮的现象。



它上面的螺丝和热靴口都是标准通用的,可以和任何品牌的相机、闪光灯配套使用。另外它仅重180克,收折起来后也很小,便携性十分出色。



 



我们的观点:



经过实际测试,我们认为本文主角的表现颇为不俗。与相机内置的麦克风相比,它的拾音能力在各个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



如果你喜爱拍摄短片,对其音频录制那怕只有一点点的追求,你都有必要购买和使用本文主角。它的厂家报价只有1800元,比大多数普通镜头都要便宜,却能为短片的录音带为实质性的提高。



而且它的输出线使用的是标准的3.5毫米插头,除了索尼,也可用于其他品牌的数字相机或是录音设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