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SLOTH_XL 树懒 http://bbs.photofans.cn/?19429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超广角新旧PK--图丽AT-X 124 PRO DX II镜头评测

已有 21677 次阅读2008-12-26 17:35

 近来图丽在发展超广角镜头上十分卖力,继世界首款APS画幅F2.8恒定光圈超广变焦头11-16毫米F2.8和奇特的变焦鱼眼头10-17毫米F3.5-4.5之后,它最近又对很是流行的12-24毫米F4进行了升级,推出了正式名称为AT-X 124 PRO DX II的新镜。



那么二代和一代的镜头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参数的区别

  二代镜头目前已经正式上市,看了一下在产品发布会上散发的资料,图丽宣称的卖点主要有采用了新开发的P-MO非球面镜片、与萤石同等效果的SD超低色散镜片和LD低色散非球面镜片;内置对焦马达,可供尼康D40和D60等相机使用;采用了新型的高性能马达和齿轮控制组件,可实现安静流畅的自动对焦;更新了更为先进的多层镀膜,最大程度杜绝了鬼影和眩光,逆光条件下的拍摄亦能表现出色。

  为了解更多的情况,我又去查看国外的资料,却惊奇地发现我常浏览的一些著名摄影网站居然都没有提这支镜头换代的事,仿佛这件事根本就引不起他们的关注和重视。找来找去,只在SLRgear.com上看到了廖廖的几行字,大意是这是图丽首次在尼康卡口的镜头上搭载了直流马达,图丽计划在今后为其所有的尼康卡口镜头装上马达,它改进了多层镀膜,可以在逆光时减少耀斑和鬼影。

  难到这支镜头仅仅是加装了马达和更换的镀膜,除此和一代的镜头没有什么区别吗?

  认真查找了一堆信息并进行了比对之后,我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所谓的P-MO、SD和LD镜片都是一代镜头就采用了的东西。两代镜头的尺寸均是长度为89.5毫米,最大直径为84毫米。由于加装了马达,II代镜头的重量从510克增加到了540克。


  而且它们的光学结构和参数也一模一样。这是我找到的两支镜头的镜片图,根本就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上面我们提到两镜的尺寸完全相同,从外形上看它们也大同小异。除了一些小差别,它们的镜身形状基本相同。

  不同的地方有三点:一是对焦距离窗下的一道横线由金色变为了很艳的红色。这是它俩最显著的区别,这两天我进行测试时,就是依靠这条红线来区分它们的。二是对焦环上的橡胶条由竖直变成了稍为倾斜,推拉对焦环来切换手动和自动对焦方式时,手感似乎也好了一点(心理作用?)。参看下图可以看到这两点变化。

第三,作为图丽的最新产品,II代镜头使用了新式的带漆点的亚光漆面,而I代产品问世于2005年,采用的自然是那时的皱纹漆面。

两代镜头的前部形状完全一样,但前端镜片镀膜的颜色有差异,I代的呈现为绿色,II代的呈现为红色,看来图丽在换代产品时确实升级了镜头的多层镀膜。

在镜头的尾部,II代产品由于内置了驱动马达,原来用于自动对焦的传动杆自然就取消了。另外II代镜头仍然具有用于景深预览的光圈收缩拨杆,但取消了I代镜头上的最大光圈指示杆。而查看卡口上的电子触点数量,II代明显比I代增加了许多。看来II代镜头减少了卡口的机械控制部件,转而加强了卡口的电子控制能力,这也是大势所趋啊。

两代镜头的遮光罩也有所不同。I代镜头开始使用的是型号为BH-777的莲花形遮光罩,后来换成了BH-779。II代镜头遮光罩的型号则是BH-778。两种遮光罩的形状没有什么区别,也可以互换使用。唯一的不同在于遮光罩的内侧,BH-779有一圈圈的细横纹,而BH-778则没有任何花纹。我对着光线细看了一下, I代镜头遮光罩的内侧更不容易被划花,至于谁更能消除反光则不太好判断。

在操控方面,两只镜头采用的都是内对焦和“伪内变焦”。对焦时前后端镜片都不会旋转和伸缩,变焦时前后端的镜片都会在镜筒内伸缩。而对焦环和变焦环的行程基本一样。

  II代镜头的驱动马达据称有了改进,自动对焦时更为安静和顺畅。由于我试用的I代镜头也是尼康口的,没有马达,因此我无法判断二者在这方面有什么区别,可能在佳能口的两代产品上能试出不同吧。仅比较尼康口的产品,II代镜头的对焦速度还没有I代的快,不过声音确实是变细变小了一些。
既然两代镜头的镜组结构和镜片成份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镀膜有所不同,我一开始就着重测试了它们在逆光下的成像表现。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就我拍摄的多组对比照片来看,II代镜头的抗眩光能力还不如I代的镜头。在使用小光圈的时候,它们的逆光照片都有浅色的光斑,II代镜头的光斑面积还要大一些。除此,II代镜头的好多照片中还多出了一些蓝紫色的光斑。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快门、光圈和感光度完全相同并且光线条件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II代镜头的照片总是比I代的要明亮一些,细看之下反差也要小一些,暗部的细节和色彩也要丰富一些。对此可以参见下图,注意画面中央逆光下的红色物体。

   我想来想去,突然想起图丽的资材中宣称II代镜头“由于有高性能的涂层工艺,对于暗部的色调能够更有效再现,色彩也能更加充分鲜明地得以还原”,还煞有介事地摆上了两组对比照。当时我没看明白它说的是什么,对此也没多留意。而现在我突然有点恍然大悟了。

    我以前一直认为镀膜的作用就是减少眩光和影响色彩,现在我知道了图丽的镀膜还具有减小画面反差、改善暗部成像和丰富色调的作用。


   下面是两代镜头的成像和畸变对比照。在分辨率和畸变上它们没有什么差别,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反差上它们依然存在差别,II代的照片要明亮一些,尤其体现在颜色较深较暗的地方。









网上一直有图丽镜头紫边严重的说法,为此我拿着这两支镜头着实测试了一番。我专找明暗反差强烈的场景拍摄了多组照片,然后拿到电脑上放大了仔细查看,结果在两代镜头的照片上都没有出现能吓着人的紫边。就拿下图来说吧,我放大到100%细看了全图,紫边最为明显的就是截取出来的这部分,但看起来也并不严重。而且这是光圈全开时的表现,采用超广角镜头常用的小光圈时,它们的紫边还会更加轻微。

   也许冬天中午2点的阳光还不够强烈,到了夏天太阳刺眼时,紫边才会跳出来和图丽的镜头作对吧。



   就这两支镜头来说,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成像上的细微差异。I代的产品由于反差较大、明暗强烈,画面看上去更为沉稳和锐利一些,比较能讨好眼球。II代产品的照片看起来相对平淡,但它的色调尤其是暗部的细节和色彩都较为丰富。由于我拍完照片之后还喜欢在电脑上进行一通后期处理,因此我无疑是更喜欢新一代的12-24镜头的。

   最近这一段我接连试用了图丽、腾龙和适马的超广角镜头。说实话这几个产品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令人难以割舍的地方。图丽的这支12-24mm F4胜在成像不错,做工出众,焦距范围和光圈都很适中。I代的价格仅为3600元,极具竞争力。如果II代的镜头与同类产品相比还能具有这种价格优势,我想如果是我自己购买镜头,我很可能是会选择它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