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老猪871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92993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国粹莘苗

已有 532 次阅读2013-12-27 08:06

国粹莘苗
我是知青,十年的经历使我只认识到了一条真理: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千万不要相信别的任何说辞。听起来有些凄凉和残酷,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60岁平安着陆。今年是蛇年,我也60岁退休,到年底也快半年了,这半年也遇到一些坎坎坷坷,但我觉得比起十年的知青生涯,真是小菜一碟。这下半年,自己还真有点猪不停蹄的拍了一些自己想像的题材,虽然不能说有了多少的收获,但也体味到,要想对得起这个国家,就得再活个几十年,哪怕是最低生活水平的退休费,靠也得靠个油干灯灭。
自己拍的课题,自然胡同是主线,然后旁生出一些其他的想法。寺庙题材就是自己在拍胡同的时候,萌生的主意。今年在拍寺庙的时候,也有意识的接触了宗教的教义说法,佛教太深,有机会深聊,而道教是中国本土滋生的宗教,所以自己也倍加关注的了解了一些其中的说法。道教讲求生辰八字,我特意关注了一下,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应该是什么说法呢?拍摄了一些道观,了解到人似乎本命年是喜忧参半,既不是吉年千禧,也不是祸运缠身。看了之后,因我身经文革洗礼,已经万念皆灰,只当做一笑,可有这么句话,叫做信则灵,反正今年快过去了,我谨小慎微,如果剩下这十几天不会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么应该说本命年还是喜多于愁的。
说了这么多的废话,其实还是想絮叨六十岁的人一些心里话。
话题是这么引起的:孩子的教育成才。
我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但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现在小孙子的事,还是放心不下,毕竟这是孩子的孩子,究竟怎样教育现实环境中的孩子,我觉得除了照相这点自己的事之外,就是这件事揪着我的心。
从小我的家长就教育我,家有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所以在我们小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文理分科一说,但科学家的理想比起什么文学家,艺术家,以致革命家,政治家要崇高向往的多。之所以说老话有老话的道理----这个国家主席元帅都可以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处,可像好多科学家还是妥过文革浩劫的------当然是只有这块土地上才能发生的怪事,但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我的后代学一门真正的技术,不求飞黄腾达,只求明哲保身。可是具体到自己身上,我只是一个小美工,现在这个职业已经被历史车轮碾碎了,我的那点黔驴小技,可能在我的那个生存年代还能混碗饭吃,能不能用自己的那点技艺口传心授给孩子呢,令我欣慰的是,我的儿子还是接了我的班,干了摄影的这门行当,可我依然惦念着,我的孙子是否也能续写家风呢?
为了这个话题而实话实说,我举的这几个实际例子都是我身边的几个网友,也许多少触及了网友的隐私,希望他们能够谅解。
在京城有个P版,有些摄友是知道的,今年的下半年,在探讨居于众多摄影网站的大环境中,如何使自己的网站受到关注,俗话说猫有猫道,狗有狗径,必须在网站的发展方略上有自己的绝招---推出了在周一晚上的QQ直播。效果如何,自有公论,但我个人觉得这件事的意义很值得探讨,在已经讲的14堂课中,自己受益匪浅。抛开这件事不纠缠,而使我印象最深的是P版千金的那堂课。讲课之后,网友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也很激动,但我更倾目于这个孩子如何走上摄影这条路,或者说真正喜爱摄影并取得一些成绩的。觉得摄影作为一种成人的娱乐活动,在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还是有一席地的,但是作为一种学问,甚至是一种技能,能够让中国这种望子望女成龙成凤的虚华大环境中分有一席羹,几乎是没份儿的。想让孩子学点艺术,也就是学学音乐,学学美术,至多现在有的学校设置了京剧课外教程而已。作为摄影,是否有祖传家教或者早期教育,简直空穴来风。究竟这件事应当怎样看,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的清楚,但从我接触的孩子讲,甚至可以以我自身的例子讲,我的孩子可就是从小让他接触这些东西,耳濡目染渐进成型的。当然由于时代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基本是以美术熏陶为主,到了中学我才有意识的带着他用海鸥DF开始言传身教的。孩子有什么成就谈不到,但是现在以摄影为职业成家立业,也是不争的事实。
P版的千金,当初和我们在一起拍片的时候,可能也就是刚上小学, P版的夫人夫唱妇随琴瑟交融,共同带着这个小姑娘和我们一起游荡于京城的山山水水,给我们的拍摄增添了更多的亲情童趣,而这个小姑娘也在这种和谐欢乐的气氛中,逐渐的喜欢了摄影。这里多说一句,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夫妻一定要同心协力才会心想事成。
前几天聚会,和P版又谈到了孩子的话题,从父亲的角度讲,孩子取得的一些成绩,他还是很欣慰的,至于以后的路怎样走,还是一个未成形的蓝图,但孩子摄影的早期教育作用,他还是很肯定的。
如果说P版是专业的摄影家,他培养自己的孩子学摄影有自身条件优势,可在我接触的孩子学摄影的群体中,也有一位不是搞摄影的网友,带着自己的孩子,和我们一起游走在北京的胡同街巷之中,数年如一日,无论是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只要老北京网有拍记活动,她都带着自己的女儿参加。其实她们娘俩还真说不上是在拍记,因为几乎她们都不像我似的以照相记录为拍记的主要形式,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参观浏览老北京文化的蛛丝马迹。客观说这些雪泥鸿爪并非像卡通故事一样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但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大人,鸡一嘴鸭一嘴的把这些胡同里的散碎珠玑串联起来,孩子也渐渐的喜欢了这些在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与孩子积极参加拍记得态度相比,有时候我都觉着自愧不如。我也在和这位孩的母亲交流,她讲到:首先孩子的身体不是特别的好,但是这种软性的散步式的体育锻炼,使得她的身体状态益发健康,其次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极好形式,孩子不仅在拍记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并且她把听到的这些故事,讲给了同学老师,受到了学校的表扬和肯定。还有,拍记活动接触了社会,读万卷书更要走万里路,拍记活动使孩子接触了更多的社会层面,增长了书本之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接触了各种人,无论是拍记队的网友,还是被拍的各种人物,这对于孩子与社会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还谈到了一点,做为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参与一项活动,同甘共苦,使得孩子能够把自己的心里话,与父母进行最真挚的交流,她说,这是她的一种骄傲和享受。所以在老北京网还为此开辟了一个青少年版块,虽然老北京网经历了风风雨雨,现在以火种灯为网站名号在坚持,但这里那个如荧荧之火的青少年版块,我想,可能是众多成人摄影网站中唯一和孩子坦诚交流的情感天地吧。
如果说这些孩子大了一点,我还有一个朋友,也是京城纯靠摄影养家糊口的一位朋友,孩子不太大,他因工作的关系,所以有空就把孩子领在影棚散养,咱们不说什么遗传基因,就是客观各种环境条件具备,所以从3岁左右就开始让孩子玩电脑,也给他一部小数码让他当玩具玩,一来二去孩子还真喜欢上了这个玩具。本来我也不太相信,可是但我的小孙子(也是3岁多一点)到我这玩电脑游戏,真像那么回事似的,我才觉得世界变化真快。等我再到这位朋友的影棚,他让我看孩子拍东西,(现在也就刚上小学)确实有些东西是有想法的。他说引导孩子是一方面,但是有时孩子观察世界的角度,让他都吃惊,所以他把一些孩子的视角吸收演化为自己的广告创意之中。说到这,究竟摄影需要不需要童子功还两说着,但从小让孩子在现在这种条件下,尽早的接触摄影,我想也似是一种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内容吧。
最后还是这几句话:孩子的课外教育,似应以孩子的兴趣为导向,强扭的瓜不甜;孩子的成才方向定位,千万不能成为家长圆梦的找补;还有如果是隔代教育,一定要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见,毕竟咱们是爷爷奶奶了,别在这个问题上太较劲。
摄影教育,现在在中国已经是遍地开花,各个高校名目繁多,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学校,也都要设个信息传媒艺术专业,别说教出来的学生如何,就连老师会不会照相还摆不到桌面上,所以,现阶段的摄影教育,家长的作用可能比文理科的教育更为显著吧,如何给孩子在摄影方面进行有益的早期教育,就是今天这篇文字用意之所在。
附注:这组片最大的孩子13岁,最小的也就是3岁多一点。



















































万分感谢诸位的光临,明天还有20张--咱还不够格呢
不上20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