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老猪871的个人空间 http://bbs.photofans.cn/?92993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胡同夕阳红

已有 765 次阅读2013-12-20 08:13

胡同夕阳红
看到这句话,必然要联想到下一句,其实用不着侃什么唯物主义无神论,人总是要死的,谁也不可能万寿无疆。到了这个岁数就要有一个正常的心态,我现在就是凡事要看的开,凡物都是身外之物,什么是自己的,就是健康属于自己。所以现在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身体健康。
人一生究竟能活多少岁,从现在的大体状况看,如果没有意外的灾病,老头子活个70来岁,老太太活个80来岁,都是很正常的,所谓人过七十古来稀,现在看来已是老话了。
回避一个问题,不如把一个问题摊在桌面上,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非要掩耳盗铃,不正视自己的年龄状态,到头来,一旦有什么事情,心理承受不了了,可能比平时絮叨絮叨躺倒得更为嘎嘣脆。我和儿子谈过这个问题,起因是我的叔叔去世,埋在了满族厢红旗的西山墓地,事过之后,儿子正式的和我与老婆子谈起是否也要先购置一块墓地,以供百年之后的寄放。我觉得这是孩子的一份孝心,老婆子还有点接受不了,我说这个事孩子有这个心就知足了,我有这么个打算,如果有捐尸的医疗单位,我就报个名写个遗嘱,如果没有,烧完之后连骨灰都不要,一了百了,老婆子当时还说我有病,不过我确实是这样想的,也准备这样做!
如果说我还能活个一二十年,那么这些年怎么活呢?这也是一个有点意思的话题,我说的有意思,是指我们这代人,应该很唯物的把这个问题一起议论探讨,而不是得过且过,混吃等死。
老年人的问题,实际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也无论是退休前是民是官,都跳不出自然规律的法则。
我之所以说这些,其实是在拍北京的人文纪实中,对老年人接触的越来越多,见到的各种景象,有的很感人,有的很动情,有的很值得回味,也有的可以探讨借鉴。
作为老人,(我有孙子了,就算老人吧)首先要做到不要为老不尊。我从来不和别人议论什么孩子孝顺与否的话题,我的孩子在这方面做的还可以,至少不是啃老族,但也不是像二十四孝那样尽善尽美。这句话就在于要有一个为人父母把握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一个是你原来怎么对待自己父母的,你的所作所为,就是孩子的标准榜样;一个是时代不同了,家庭情感的表达形式不能用几十年以前的概念来衡量得失,所以,我更多的是有事说事,没事别给孩子找事,而父母自己身体健康实际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关爱。
其次,我们一生是有很多的经验教训,是值得孩子学习继承的。但是也要看到现在时代的进步节奏,使得知识更新越来越迅速,很难讲用口传心授,独家秘诀来维系知识的传承。我们的孩子已经大了,教育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但是反问一句,当年孩子考大学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是否曾经把孩子当成了自己当年未能实现梦想的圆梦器物而管制扭曲过他们呢?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是因为第三代的培养教育,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孙子是孩子的孩子,究竟怎样教育,决定权还在孙子的父母,这一点一定要摆正心态,否则自寻烦恼。
第三,摆正了与家庭孩子的关系,就要考虑摆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老要张狂少要稳,就是说老年人要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的各种活动之中。我生在北京,小学中学大学,同事邻居亲戚,还有荒友网友摄友,这是一种天时地利,人脉是有了,关键在于要把这种优势转化为人和。我也看到很多不是原来北京原籍的外地老人,他们在这一点上很值得同情(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就是一例)。我曾经特别的注意到,在北海公园北岸刚一进门不远的小亭子,有一组唱豫剧的戏友,肯定不是北京原籍的老人,当我拍摄他们的时候,就能够感觉到言谈话语之中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乡党浓情。尤其现在住房条件都是高层单元,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所以老年人的社会交往问题,实际是老年人心理疾病的一个危害程度很大的病理基因。对于这一点,老年人自己,一定要改变自己的习惯性情,不要自己把自己锁在阁楼笼子里面,那样心理老化的危害就雪上加霜了。
还有,要尽快摆正自己回归自然的心态。什么是自然心态,我觉得就是把名利看得尽可能淡一些。老年人退休了,不要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北京人看不起外地人,当官的看不起老百姓,到点退休的看不起下岗失业的。一句话,大家一旦退休了,等于又重新会到自然原始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老年顽童时代了,要用一种童心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我忘了有句话是谁说的了: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到了防人之心也可没有的时候,人活的就轻松愉快了。我想我们都退休了,谁也不比谁傻半步,所以道理大家都明白,那么咱们就以童心待人,童心处事,我想那么咱们的心态也会更愉快吧
名与利是搅和在一起的。老人们有时候会攀比一下退休金拿多少,我觉得只要没灾没病,退休金多少的问题,想也没用,说也没用,与其倒不如听天由命。我听到有一些老人上当受骗,除了长点记性之外,我觉得事在人为,还是心底有欲,导致上当受骗。至于到了这把岁数,还想什么炒股理财,我觉得适可而止,别为身外之物过度劳神,反害了卿卿性命。
最后说到一个玩儿。老年人一定要用一个童心的态度来对待玩,这就是一要像孩子一样本性的喜欢玩,一是要像孩子一样为了玩而玩。仅举一例,文玩本是个雅事,现在成了投资赚钱的造梦邪图,不少人拿着比栓狗链子还粗的这壳那籽,张口就是包浆水色,有些老年人迷醉于捡漏拾金,结果一旦上当受骗,填进一生积蓄,只落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里面的水太深,所以我只说,玩就是玩,千万别把玩当成说辞,心里还想着这个那个就找罪受了。
说了这些话,起因还是前几天和老师朋友小聚,谈到了中国的几位摄影大师郎静山、陈复礼、吴印咸这三位都是近百岁左右才乘鹤西去的。当然各人有个人的养生之道,但摄影利于长寿,应该是争议不大的。自己玩摄影可能要玩到老了,那么我们玩摄影一是喜欢摄影,把摄影当不当成事业,摄影对社会有没有责任感,那是后话。二是摄影给我们带来了身心健康。身体上的健康,大家见到了,认可了,而摄影在心理上是否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正能量呢?这还不能一概而论,至少斗个气,获个奖,以至到出书稿费排名次还是有人很在意的,这就不是摄影利于身心健康了,也就失去了玩摄影的真谛!



















































剩下的20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