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PhotoFans摄影网 返回首页

摄狼的窝 http://bbs.photofans.cn/?15185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游荡在柏林(五)

已有 24742 次阅读2011-8-20 03:45





柏林的街道 东柏林

柏林的街道 东柏林













沿着柏林著名的查理检查站向西走,在Niederkirchner街道8号,有一个露天照片展。那是没有太多人知道的Topography of Terror露天照片展。 Topography of Terror,有人将之直译为“恐怖地形”,有人将之意译为“恐怖刑场”。这个场地曾经是纳粹警政总部所在地。其附近曾经还有其它最为恐怖的机构:盖世太保总部、纳粹党卫军中央司令部、党卫军安全局以及1939年以后的帝国保安总处。多少亡魂曾经在那里被残酷地葬送。这些建筑在1945年被盟军的炸弹摧毁。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应该是德国人最不愿意提及的。然而,为了记住历史教训,不重蹈覆辙,德国政府和人民勇敢地面对国家历史上的黑暗。1987年,他们在这里举办了恐怖刑场露天照片展,直至今日还在继续。

秘密国家警察(Geheime Staatspolizei,缩写:GESTAPO,汉语音译盖世太保),是纳粹德国时期的秘密警察。秘密国家警察由党卫队控制。它在成立之初是一个秘密警察组织,后加入大量党卫队人员,一起实施“最终解决方案”。

1933年春,希特勒出任魏玛共和国总理,而赫尔曼·戈林接管普鲁士警察局。戈林于1933年4月26日成立政治警察组织盖世太保,核心成员为普鲁士警察。

1934年,在希特勒的调停下,希姆莱的党卫队接管了盖世太保。

二战爆发之后,大量盖世太保随德国国防军一同进入占领区,在那建立了众多辅警部队,这些辅警部队全部听命于盖世太保,成为其机构的一部分。

盖世太保秘密警察有“预防性逮捕权”。在纳粹德国时期,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左派人士、抵抗战士及犹太人等都未经法律程序被盖世太保投入集中营。

帝国保安部 (德语:Sicherheitsdienst 缩写:SD)是党卫队(德语:Schutzstaffelwas 缩写:SS)属下一个情报机关。是纳粹党第一个成立的情报机关,与盖世太保关系密切。1933年至1939年间,帝国保安部隶属安全警察(德语:Sicherheitspolizei),后来转隶帝国中央安全局(德语:Reichsicherheitshauptamt 缩写:RSHA)。

帝国保安部于1932年由莱因哈德·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成立,在纳粹党上台后日益壮大,与冲锋队(德语:Sturmabteilung 缩写:SA)互相竞争。1934年6月9日,成为纳粹党的情报机关。1938年成为党国情报机关,支援盖世太保工作。

帝国保安部主要工作是找出并清除对纳粹党执政不利的敌人。为此,帝国保安部创立了一个特工组织并在全国设立了情报网络,其后扩展到占领区。该组织有数百名全职特工和数千名“线人”。政治警察系统内,帝国保安部负责搜集情报而盖世太保和刑事警察(Kriminalpolizei)则负责执行工作。盖世太保和帝国保安部都完全在警察总长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掌控之下。

1936年警察系统被分成普通警察(Ordnungspolizei 缩写:ORPO)和安全警察(Sicherheitspolizei 缩写:Sipo)。普通警察包括保安警察(Schutzpolizei)、农村警察(Gendarmerie)和地方警察(Gemeindepolizei)。安全警察则包括刑事警察和盖世太保。海德里希成为安全警察和帝国保安部的总长。

帝国中央安全局以安全警察为中心。奥托·奥伦道夫(Otto Ohlendorf)领导的帝国保安部(国内)被划为第3局(Amt III);瓦尔特·施伦堡(Walter Schellenberg)的帝国保安部(国外)为第6局(Amt VI);海德里希·穆勒(Heinrich Müller)的盖世太保为第4局(Amt IV);阿图尔·奈比(Artur Nebe)的刑事警察为第5局(Amt V),到了1944年军事情报局阿勃维尔并入第6局。

直到1942年被暗杀为止,海德里希一直担任安全警察和帝国保安部(帝国中央安全局)总长,后于1943年1月30日由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Ernst Kaltenbrunner)接任直到战争结束。战后帝国保安部被列为犯罪组织,所以人员都被列为战犯在纽伦堡接受审判。

 Schutzstaffel,SS,德国纳粹党的法西斯特务组织和军事组织。1925年4月成立。1946年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党卫军几乎参加了纳粹党的所有重要活动,而武装党卫军更是几乎参加了纳粹领导的所有重要战役。(党卫军负责的主要是国内的事,包括屠杀,武装党卫军主要是参加战争)
  
  党卫军——原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原意为近卫军。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实它的意义代表太阳)代表胜利。也有一说是邪教符号(但根据前党卫军第六山地师“北方”师士兵约翰·福斯回忆,党卫军的符号是如尼文)。是纳粹德国党卫队领导的一支 准军事化部队,由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truppe)发展而来,于39/40年冬才开始使用“武装党卫队”这个名称。战争中武装党卫队在各级武装力量中被定位为党卫队“国家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精锐部队。1936年10月1日,希姆莱成立“党卫军预备队”监察局,该机构隶属于党卫军参谋部,其任务是监督预备队的管理工作和军事训练。
  党卫军秘密行动队参与了纳粹党的许多战争罪行,尤其在大屠杀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它违反了多项当时的战争法,其中包括处决战俘、平民或儿童,谋杀不同种族的人,以及支援别动队进行种族灭绝。
  
党卫军成立初期仅为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的卫队和对付政敌的工具,隶属于E·罗姆领导的冲锋队,规模很小。1929年1月起由H·希姆莱领导,党卫军有很大发展。1931年6月建立情报机关党卫军安全处。次年 1月设党卫军种族局。1933年初,其成员已发展至5万余人。1934年7月,罗姆被处死以后,党卫军在纳粹恐怖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由希特勒直接掌管。党卫军的嫡系部队是以“预备队”和“百人留守队”为核心扩建的武装党卫队,人数最多时达50余万人,此外有看守集中营的特殊部队骷髅队,包括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在内的整个警察部门也由党卫军领导。党卫军名义上受内政部长领导,实际直接归希特勒指挥。党卫军的各级组织布满全国,指挥各地的警察和情报机构,党卫军直接参加法西斯侵略战争,以残酷的手段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士、犹太人、被占区居民及战俘。达豪和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的惨绝人寰的屠杀暴行,都是由党卫军的骷髅队进行的。

   [党卫军首领 希姆莱]

党卫军首领 希姆莱
党卫队从成立之后不断地武装化。1933年3月17日,在柏林,希特勒亲自下令成立柏林大本营警卫队(Stabswache Berlin),指派约瑟夫·迪特里希为指挥官,由他在党卫队中严格挑选120人组成一只直属于希特勒本人的武装部队。而德国陆军所提供的元首护卫队则负责官邸外围的安全。这只部队在同年9月的纳粹党大会后正式被命名为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照字面来看,Leib是生命、身体,Standarte是突击队、党卫队当中分队一级单位的名称(相当于陆军的团)),可以解释为阿道夫.希特勒护卫分队,缩写LSSAH。希特勒护卫分队也就是日后党卫军第1装甲师的前身,是党卫军最早的武装部队之一。
  在1933年柏林大本营警卫队成立的同时,纳粹党在慕尼黑、汉堡及德勒斯登等大都市成立了政治警备队(Politische Bereitschaft),作为其在国内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部队。这些部队也就是日后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struppe,缩写:SSVT)的核心。
  在1933年由德国国内各监狱和集中营的警卫部队所组成的另一个武装部队就是所谓的党卫队骷髅总队(SS-Totenkopfverbaende),其指挥官是特奥多尔?艾凯(Theodor Eicke)。
   [党卫军第二把交椅莱因哈德·海德里希]

党卫军第二把交椅莱因哈德·海德里希
1935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柏林宣布撕毁凡尔赛条约。3月16日,德国恢复征兵制,希特勒下令成立完全军事化的党卫队组织,也就是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T)。当时的特别机动部队总共有11个营,包括一个工兵营和一个通讯营,总计有8459人。包括了LSSAH分队2600人,两个党卫队军官学校共759人,及第一、第二团的六个营兵力。到了1936年党卫队有两个比较明确的军事组织,一个就是包含了LSSAH分队的特别机动部队,另一个就是党卫队骷髅总队。
  1936年前陆军中将保罗?豪赛尔(Paul Hausser )被任命为特别机动部队指挥官,他将原本散驻各地的各个营集中起来在慕尼黑成立了党卫队德意志分队(SS-Standarte Deutschland),在汉堡成立了党卫队日耳曼分队(SS-Standarte Germania)。若连同在柏林的LSSAH分队一起算进去的话,到了1937年底特别机动部队总共有三个分队,一个突击工兵营和一个通讯营,其兵力已经相当于德国陆军的一个步兵师。
  1938年,在维也纳,特别机动部队成立了一个新的党卫队元首分队(SS-Standarte der Führer)。由于特别机动部队的扩张使得希姆莱的可用兵力愈来愈少,因此他就将原本负责集中营工作的党卫队骷髅总队中的精英份子独立出来在达豪(Dachau)改编为一个分队,由原先的指挥官艾凯指挥。到了1939年10月16日,党卫队骷髅总队已经有三个分队约6500人的兵力,就以此三个分队为核心成立了一个党卫队骷髅师(SS-Division Totenkopf),也就是日后的第三党卫队装甲师。

 希姆莱为了扩张党卫队部队可说是使尽浑身解术。早期向党卫队骷髅部队招兵买马,后来征召警察成立警察师,之后招募占领国的德裔外籍士兵,最后则招募占领国的志愿兵,使得终战前的武装党卫队扩充成接近60万人的兵力,而整个党卫队组织则有近一百万人。这60万人中只有一半是德国人,四分之一是德裔外国人,四分之一是外国人。前后预计成立共45个师,其中第39-45师尚未正式建立。武装党卫队一共有三类部队:
  
   [党卫军格言:吾之荣誉即忠诚]

党卫军格言:吾之荣誉即忠诚
其作战师一般分为三类:
  SS-师(SS-Division):由纯德国人(Deutsche)组成,被定为一级战斗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1),被用于战场主要位置或担当消防队(Feuerwehr)挽救前线紧张局势。如2th ss 帝国师、 1th ss 阿道夫 -希特勒警卫旗队师
  SS-志愿师(SS-Freiwilligen-Division):由欧洲日耳曼裔人和德意志裔人(Volksdeutsche)组成,被定为二级作战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2,主要用于非主要方向和防御战。比如5th ss维京师,11th ss北欧师
  SS-武装师(Waffen-Division der SS)由东欧人(德国称之为东方人-Ostlaender) 和巴尔干人组成。虽为党卫军控制,但是名义并不正式属于党卫军部队序列,主要执行主战线后游击队的清扫和占领区的控制等工作。
  这是理论情况,大战时期党卫军的人员组成极其复杂,例如SS第一装甲师内就有部分匈牙利人,而SS-志愿师和武装师里的军官大部分都是德国人。
  而各师标志盾牌右上角的缺口代表装甲师,左上角缺口代表装甲掷弹兵师,中间缺口代表其它用途师:骑兵师和山地师。无缺口代表武装师。

查理检查哨(Checkpoint Charlie,或称为C检查哨),位于柏林市中心,是冷战时期柏林墙边东德与西柏林进出的一个检查点。从这个检查哨往东去,即进入东柏林,反之则是进入美国占领区的西柏林。柏林墙拆除后,此检查哨未随同拆除,反而成为柏林旅游的重要景点。在查理检查哨边有一博物馆,即查理检查哨博物馆。
在过去检查哨旁立牌面向西柏林的一面,分别用英文、俄文、法文及德文写着:“您即将离开美国占领区”。

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东德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柏林墙约155公里长,约3至4米高。于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以铁丝网为材料,后才被换成更为坚固耐久的砖墙。

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东德为了隔绝东德人民投向西德,于是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将西柏林整个包围起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倒塌,1990年两德重归统一。

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和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1949年,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柏林在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首都定在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首都设在波恩一直到两德统一为止。美英法苏的占领协定保证西德和西柏林之间的空中走廊。西德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规定,西柏林是西德的领土。由于西柏林的领土完全在东德境内,苏联为迫使西德放弃西柏林,强迫西柏林断水断粮,此举让西方国家团结一致,每日有多班飞机把物资由西德运到西柏林,1949年4月更成立北约,而苏联于1949年5月解除封锁。然而,美英法三国认为规定和现状相抵触而推迟实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领土,直至冷战结束、两德统一。

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但随着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为了防止东德人逃到西德,造成东德严重缺少工人,1952年东西柏林的边界开始关闭。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冒着被东德边防射杀的危险逃入西柏林。

在该墙建立后,有人采用跳楼、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墙,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

在得知柏林墙修建消息的第三天,19岁的国家人民军士兵汉斯·康拉德·舒曼便跳跃过了当时低矮的铁丝网边境,进入西柏林。这一瞬间被西方媒体记者抓拍到,此事也成为了冷战期间西方用来广为宣传的样本。

柏林墙设立之初,由于墙体还未严加封锁,在1962年8月17日,18岁的东德人彼得·费查(Peter Fechter)试图翻越围墙,在攀至顶部后被东德士兵发现并开枪射杀。当时,东西两边的人民都看到他中枪,并有西方记者在场。西柏林边防军曾投掷急救包,并甚至有警察翻身跃墙将这位东德青年抬起来企图抢救,[1]但东面却没有人敢于施予援手,事件在冷战时期哄动一时。他成为第一个因试图攀墙而被射杀的人。1997年3月,两名开枪的东德士兵Rolf Friedrich和Erich Schreiber分别被判刑20和21个月。[2]

其后,还有人开车直接撞墙到达西柏林,但导致死亡。也有人使用大型热气球穿越边境,并最终成功。[1]

1989年11月9日,新东德政府开始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但由于当时东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对上级命令的误解,错误地宣布柏林墙即刻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围墙,整个德国陷入极度兴奋状态。此事件也称为“柏林墙倒塌”,虽然围墙不是自己结构倒塌,而是被人为拆除。当时的柏林人爬上柏林墙,并且在上面涂鸦,拆下建材当成纪念品。11个月后,两德终于统一,成为“柏林墙倒塌”后的最高潮。 文化 永远歌圣罗文(箩记)以已经于89下半年倒塌之柏林墙作为同名歌曲。

元首地堡(德语:Führerbunker)是纳粹德国柏林的总理府庭院的地下掩体。元首地堡又因建立时间不同被分作新旧二个部分。希特勒自1945年1月在此生活至4月30日自杀。 在1945年至1949年苏军占领期间,新旧总理府残迹被夷平,但地堡大致保存。虽然一些部分淹水。1959年东德政府曾试图将其炸毁,但并不成功。因地堡自身构造的复杂而仍保存著。德国统一后,该地区地上物重建,地堡大部分被毁。

在今日有一示意图表示地堡所在之位置。而部分留存的走廊则未对公众开放。

早在1935年,希特勒于总理府的中庭设置地堡。1943年因战况恶化,因此设立加强防护功能的新地堡。两者有连接的楼梯。 地堡外墙厚度高达四米,约总共30间房间分布于两层,有出口到主建物及一紧急出口到花园。受盟军的轰炸,仅少数地方发生漏水问题。

1945年1月16日,希特勒开始在此生活,希特勒与情人布劳恩及戈培尔住在新地堡,而戈培尔一家、马丁·鲍曼及其他则住旧的部分。地堡开始作为元首总部后,即为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与陆、空军的总司令部的军队中枢之劝务所在地。并禁止非地堡外其他无关人士进入,但也提供空袭时的暂时避难。4月15日,苏联军队已迫近柏林,许多重要官员向希特勒建议撤退,但皆被希特勒拒绝。同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此自杀,随后,甫为总理的戈培尔也自杀。5月2日,苏联军队占领此处。

我在这儿碰到了照片上的老人,他是荷兰人,对二战的历史非常熟悉,他带了很多相关地堡的照片。我们聊了很多,最后他说,他并不讨厌德国人,因为他们诚恳地向世界道歉,并且向受害者支付了赔偿金,但对于日本,他始终耿耿于怀,虽然荷兰人在二战中受日本的损害与中国相比可能非常轻微,但日本人对过去的态度实在太恶劣了。

补一下第一天没有拍好的地点

御林广场(Gendarmenmarkt)是德国柏林中区(Mitte)的一个广场,经常被认为是柏林最美的地方。广场上有3座主要建筑:广场的西部是柏林音乐厅,广场的北侧是法国大教堂,而德国大教堂则位于广场的南侧。广场的中心是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的雕像。御林广场的面积大约为4.8万平方米。

1688年,勃兰登堡选帝侯约翰·安诺德·内灵(Johann Arnold Nering)规划了这个广场,称为菩提树广场(Linden-Markt),作为柏林-腓德烈城(Berlin-Friedrichstadt)的一部分。选帝侯腓特烈三世,后来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在17世纪末开辟了这个广场。在这片古老的城区,定居着一批来自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移民,他们根据1685年波茨坦法令(Edikt von Potsdam),受到勃兰登堡选帝侯腓德烈·威廉的保护,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公民权。

国王腓特烈一世为路德会教徒和法国归正会教徒分别修建了一座教堂。两座教堂都兴建于1701年以后,后来在又分别增建了相同的塔楼。它们在1780-1785年之间由卡尔·冯·贡塔德(Carl von Gontard)设计建造,模仿了罗马的人民广场。

在17世纪,此处最初是一个市场,名为菩提树广场(Linden-Markt),在18世纪称为腓德烈城市场(Friedrichstädter Markt),1786年之后又改名为新市场(Neuer Markt)。最后在1799年改为今天使用的名称,以纪念“士兵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于1736年下令在此驻扎的胸甲骑兵军团。

1773年,腓特烈大帝在位期间,按照格奥格·克里斯蒂安·翁格尔(Georg Christian Unger)的规划,这个广场进行了扩建。在两座教堂之间起初修建了一座小型的法国喜剧剧院,在1800年到1802年之间拆除重建为有2000个座位的国家剧院。1817年该剧院被大火烧毁,由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Karl Friedrich Schinkel)重新改建为皇家剧院,1821年完成,即今天的柏林音乐厅,构成广场整体的焦点。


御林广场也是柏林许多政治事件的发生地点:1848/1849年革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御林广场的大部分建筑严重受损。今天,广场上的所有建筑都已经按原状复原。1950年,在普鲁士科学院250周年纪念庆典之际,广场被改名为“学院广场”。1991年改回原名。

法国大教堂(德语:Französischer Dom)位于御林广场的北侧(门牌为御林广场6号),是这座广场上两座大教堂中,首先完成的一座。法国Charenton-Saint-Maurice的胡格诺派教堂被摧毁后,教徒们避难来到柏林,于1701年到1705年间兴建了这座教堂。1785年,卡尔·冯·贡塔德为这座教堂设计增建了塔楼和柱廊。法国大教堂有一个观景平台、餐厅以及胡格诺派博物馆。

法国教堂





柏林音乐厅(德语:Konzerthaus Berlin)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也是御林广场上最后建成的建筑物(门牌为御林广场3-4号)。1821年由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建造,称为戏剧院(Schauspielhaus)。它建造在1817年大火中烧毁的国家剧院的废墟上。这座建筑保留了被毁的国家剧院的一些圆柱和部分外墙。如同广场上其他建筑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也严重受损。重建工程完成于1984年,并由剧院变为一座音乐厅。今天,Konzerthausorchester Berlin 设于此处。





德国大教堂(德语:Deutscher Dom)位于御林广场的南部(门牌为御林广场1号),与法国大教堂相对。它的平面为五边形,1701年由马丁·格林贝格(Martin Grünberg)设计,1708年由乔万尼·西莫内蒂(Giovanni Simonetti)建造。1785年,卡尔·冯·贡塔德负责改建这座教堂,增建了一座穹形塔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45年,德国大教堂被大火彻底烧毁。两德统一后,教堂得到重建,重建工程完成于1993年,1996年作为德国历史博物馆重新开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键字: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PhotoFans摄影网© 1998-2024 ( 京ICP证0406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587号 京网文[2020]4675-862号 )

返回顶部